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篇
教育   25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喉舌”,承担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苏区建设和巩固及激烈的“反围剿”斗争,为了寻求局部执政的合法性、破除负面形象,中国共产党把《红色中华》作为形象塑造的重要窗口。在《红色中华》的宣传和塑造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了爱国御辱、先进政党、清正廉洁、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回顾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些宝贵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执政的“试验田”。面对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中华》对苏区社会进行了变革性的改造与治理,对于改变过去颓废落后的社会生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局部执政实践,当时的社会治理经验值得探究,在重视媒介协同治理的当代社会,总结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借助报刊开展社会治理的经验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中华》进行社会治理的动因入手,从政策宣传、工作指导、群众动员、群众教育、廉政监督五个层面分析《红色中华》协同开展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并由此提出,《红色中华》在协同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了出色的“宣传者”“指导者”“组织者”“监察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4.
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在如何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前提。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途径。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使党的决策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所在。加强廉政建设,克服腐败现象,是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5.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促进人力资源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对赣南苏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赣南苏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影响,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与贫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96.
中央苏区的苏维埃政权制度体系,可以视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环境和局部执政条件下创建的具有时代特点和较高治理能力的国家治理体系。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来考察中央苏区政权制度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一是建设了能够成为苏维埃运动坚强领导核心的没有私利的共产党;二是创造了工农群众直接参与政治的崭新模式;三是组织各种群团重构了社会组织基础,拓展了群众参与政治的空间和渠道;四是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保障;五是走好群众路线实现民众创造历史的主人翁地位。中央苏区的探索为今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7.
面对不合理的旧的利益格局,中央苏区政府藉由对土地重新进行分配,依托完备的法律体系、针对性鲜明的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兼具现实性和灵活性的教育体系,重新建构了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安排,并在制度上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98.
《嘉应学院学报》2016,(9):31-34
丰顺县是广东省中央苏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丰顺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丰顺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群体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9.
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历史的风云际会使它与中国革命走到了一起,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客家文学从内在精神、创作队伍到艺术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央苏区文学提供了借鉴或支持,是中央苏区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0.
会计制度不仅是经济运行和财政监督的基础,也是苏区统一财政的必然选择.中央苏区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对规范苏区经济活动,实现统一财政,加强经济监督,保障革命战争需要和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计制度在初期阶段的"尝试"中进展的并不理想,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对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反思和总结,中央临时政府建立了统一会计制度.统一会计制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中国近现代会计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所积累的经验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会计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