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68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宋声鹏 《湖北教育》2003,(21):52-53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来体现。如何将《标准》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可操作的实际教学行为,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重视课堂问题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1.在情境创设中生成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意识的激发、产生和表达,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合问题生成的情境。例如人教  相似文献   
92.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创造生动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亲临实践,在亲历中生成“真切体验”,产生个性化见解,使课堂洋溢人文气息。下面,我就《羚羊木雕》一课,谈谈我对体验性学习的认识口。  相似文献   
93.
以STEM为理念的教学,强调为学生提供逼近真实,且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打破学科界限,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力的分解”的课堂实录为例,精心设计以“基于STEM理念为导向,以情境、体验、实验为基础,过程为主线,思维为中心”的问题驱动下的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来创新课堂,从四个生活情景中抽象出四个典型物理模型开展学习,注重学生体验、参与和感悟,每一个典型模型的学习都循着:真实情境引问题,身体体验以建模,实验探究或理论推导找规律,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以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4.
美术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事物的联系,来引导他们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变过去以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授课形式为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体验,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美术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新课程标准〉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童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体验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相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相似文献   
9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体验经验,与语言文字产生共鸣,促进学生体验性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培育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9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具体目标而言,即通过体验性学习,培养儿童的信念与情感;通过养成性学习,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操作性学习,激发儿童探索的热情,积累探索的经验,获得探索的方法。这些具体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对应,这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98.
傅振宏 《语文天地》2009,(11):41-42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平等、合作、对话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正在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教学转向互动的探究性教学。怎样在语文课上进行“互动探究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试作一肤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体验学习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种相关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方兴未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学习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相似文献   
100.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以体验性学习为主,创设乐学氛围,放手解放学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和在参与中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