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李淑娟 《成才之路》2012,(31):75-75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世界、关注人生,以或深或浅的佛语禅趣提点众生,以明晰的哲理启悟人生。本文从林清玄文章的选材和独特视角,浅析林清玄散文中折射出的真情、佛趣和哲理以及它给人的提点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12.
<正> 语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甚为密切,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体会到,许多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都与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有关。因此,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语言的特点,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语言主要有政治目的性、哲理性、应变性和宣传鼓动性等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目的性 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需要具有一定的主观倾向的目的,并运用语言去实现这一政治目的的思想工作。这就决定了语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213.
付建军 《初中生》2008,(9):24-27
即物明理,即就着眼前的某种具体物象来阐明一个抽象道理的写作方法。它在哲理性散文中最为常见。三国魏末文学家嵇康曾说过:“顾兹桐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假物”即借物,“托心”就是把作者主观的情与志寄托于客观的物和象中,委婉地宣泄出去。如果所借之物就是眼前所见之物,所托之心表现为某种道理,那么这就是所谓的“即物明理”。  相似文献   
214.
《教育文汇》2008,(9):17-17
文章,无论辞藻多么华丽,技巧多么高超,描绘多么细腻动人,如果没有思想的深度和哲理的启迪,那就如同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当前中学生写作上的一大弱点就是见解不深刻,缺乏一针见血、一语破的的能力,不能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因此,不妨让中学生多写点短小精悍的哲理文章,从小处入手,以此为契机,开拓写作思路,提高作品品位。  相似文献   
215.
周艳飞 《新高考》2007,(10):57-58
纵观近六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完形填空部分,不难发现,这些文章选材以记叙文为主,夹叙夹议,内容情节深刻,常常伴以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加之哲理  相似文献   
216.
《鸟啼》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神奇生命的由衷赞美。对于文章的大意,一般人都能把握,但对于文章语言的精微、美妙之处,绝大多数人品不出,甚至连有些语句都读不懂。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大家对本文的解读并不到位,甚至有些“歪解”。  相似文献   
217.
伊克巴尔是巴基斯坦现代文学的典范,他用乌尔都语和波斯语写了十部诗集,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批判了西方殖民主义的掠夺和资本主义的虚伪文明,歌颂了十月革命和列宁。作为伊斯兰苏菲派诗人,他在哲理诗中强调心灵的净化。伊克巴尔的诗歌象征深刻,把哲理性与具象化结合起来,诗艺隽永,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