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90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教育要面向21世纪,面向知识经济,就必需转变观念,改变旧的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接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只有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批判精神、怀疑精神、进取精神、开拓精神,这些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必须弘扬,传承!  相似文献   
52.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纯朴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必须为之努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53.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新意的内容.按先进文化的要求搞好党的建设,对于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文化战线出现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提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4.
在学校努力升格为本科并向建立一所"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传媒学院目标迈进中,培育和弘扬学校的精神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哲学角度对浙广精神进行了解析,论述了培育和弘扬浙广精神的意义。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如何培育和弘扬学校精神提出了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55.
文章对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批判继承是我们对待祖 国文化传统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是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应该得到坚持和强调。  相似文献   
56.
"和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北京奥运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既利于促进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利于实施"和平崛起",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利于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追求并传播和平观念.  相似文献   
57.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能创造性地穿插相关内容教材使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相关教材内容的穿插渗透,往往是见缝插针的,但其收效却常常是出乎意料的。下面谈一下我在小学《社会》课的做法。  相似文献   
58.
新华网消息,中国文联5月17日在京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说,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对于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继承弘扬《讲话》精神,发扬党的文艺工作优良传统,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先进文化建设,努力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表示,弘  相似文献   
59.
王莹 《学语文》2004,(6):33-34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这个新颖的名词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它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它都势必影响着世界及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这个东方话语下的文明古国如何在汹涌的全球化大潮中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如何弘扬民族文学,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文学理论体系,无疑是当下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论民族健身操在学校开展的前景——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健身操是一项将西方的健身操与我国的民族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运动项目.这个项目具有表演性强、观赏价值高、易于参与、锻炼效果好等特点,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而且还可以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将民族健身操引入学校,不仅为普修体育课和选修体育课注入新鲜的内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韵律感、节奏感,同时更能促进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民族健身操在学校开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