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2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教育   27762篇
科学研究   4512篇
各国文化   295篇
体育   2238篇
综合类   2557篇
文化理论   391篇
信息传播   3526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59篇
  2016年   981篇
  2015年   1764篇
  2014年   3444篇
  2013年   2956篇
  2012年   3156篇
  2011年   3248篇
  2010年   3000篇
  2009年   2996篇
  2008年   3171篇
  2007年   2592篇
  2006年   1894篇
  2005年   1607篇
  2004年   1480篇
  2003年   1317篇
  2002年   1125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749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论民俗旅游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21世纪图书馆的新面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21世纪图书馆的特征,即资讯行动化、资讯国际化、资讯多元化、资讯个人化,未来发展、将出现,行动图书馆、国际图书馆、多元图书馆和个人图书馆。  相似文献   
83.
84.
研究对象:辽宁省体育旅游。研究方法: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研究结果与分析1.辽宁省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1)自然资源优势:辽宁省地域辽阔、山川秀美、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和文化魅力,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辽宁省可以开展很多类型的体育健身活动。①山林旅游资源:适合开发雪上飞碟、雪摩托、爬犁、情侣冰车、冰雕雪塑、冬钓、雪滑道、骑马、放风筝、攀岩、滑翔等。②惊奇探险水上资源:适合开发龙舟、皮划艇、摩托艇、划船、滑水漂流等体育活动。③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自古以来,辽宁人就喜爱田径、球…  相似文献   
85.
透视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民族体育旅游业由于其关联与辐射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其在弘扬民族文化,脱贫致富缩小区域差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外汇收入与回笼货币;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诸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引导人们关注西部民族体育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价值观、自然条件、经济方式、社会体制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地区民族体育的文化模式及类型,指出了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7.
《收藏》2006,(10):190-190
2005年7月,北京工业奥运经济运行领导小组,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北京联合大学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组织成立了北京人文奥运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机构,向全国征集奥运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88.
和许多教育工作者一样,贝里认为学生间的互动分为竞争型、个体型、合作型三种类型,所不同的是贝里非常重视合作型互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贝里总结出了许多便于教师和学生操作的合作学习方法。他的合作学习给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启示,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转变师生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9.
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产业深度开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具有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劣势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深度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90.
诗人林徽因是一个被非诗的言说遮蔽了的模糊形象,但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真实历史中,她却是一个极具个人特点的现代女性诗人。在较为狭窄的个人生活空间里,她的诗歌在取材上表现出了在基本单一中却相对多样的特点,在艺术上则较为注意通过理性沉思和一些技巧方法对情感进行控制,于充分的主体加工中深化诗歌的审美内涵。依据诗人的才情,她本来极有可能超越自己而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诗人,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她身上种种的可能和潜力最后并没有演化成一种具体的事实。其诗的写作较多典雅规范的古典意味,个人性的创造则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