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木兰拳崭露头角,并日渐风行.它的产生与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通过对木兰拳的文化学解读,认为正是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准确的自身定位、官方的认可与支持孕育了木兰拳"武舞相融、海派特征"的文化特色.同时,本文通过对木兰拳近20年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木兰拳今后的发展策略,认为:一要提升木兰拳的研究层面,即从不同视角关注木兰拳技术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学理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升木兰拳的研究层面和完善其理论结构.二要转变木兰拳的竞赛观念,即坚持以锻炼身体、增加情感交流的目的,以真正体现出大众健身运动"重在参与"及创造"和谐社会"的精神.三要注重木兰拳的文化传播,即在今后的推广中应以文化为体.以技术为用,重在民族文化推广.  相似文献   
22.
木兰拳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出发,结合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女生中开设木兰拳选修课是可行的,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3.
木兰拳教学中不确定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献丹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3):63-64,76
为了解木兰拳教学中不确定性的分布程度,随机抽取87名学生,作18个问项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教师在授课思路、授课内容等方面含有11%左右的不确定性;学生在概念理解、问题思考、学习注意力方面含有40%左右的不确定性,其中以木兰拳套路动作学习的不确定性为最大;学生对木兰拳课总体感受的不确定性有3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但不确定性以多大适度,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木兰拳锻炼组与对照组四项心血管机能指标的测试和对比检验。得出木兰拳的锻炼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机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5.
通过问卷调查等,文章从体育价值的角度,对木兰拳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健与美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基石;竞技化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动力;国际化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6.
表象训练是一种运动心理训练的方法。在木兰拳套路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表象训练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进和提高套路技术动作,而且能加快学生对木兰拳套路动作的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27.
为了更好地保证木兰拳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文章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沈阳体育学院木兰拳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本课程不受专业及性别影响,但学生选修人数相对较少。所选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学生要求。建议注重木兰拳的宣传推广,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木兰拳对外交流、比赛等活动,以提高木兰拳选修课的教学水平和推动木兰拳的普及发展。  相似文献   
28.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对木兰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女生中开设木兰拳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通过对木兰拳运动的调查分析,功能论证,对木兰拳进入高校女生体育课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文献资料法、口述史方法等,借助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木兰拳百万娘子军之谜进行文化解释。研究认为木兰拳吸引人、留住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对象的明确化,技术生产的新体验,音乐节奏与技术动作的统一、舞武结合等健与美的完美表达。旨在丰富木兰拳理论,为国内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