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4409篇
科学研究   747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383篇
综合类   234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88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柳州师专学报》2019,(1):38-41
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密切,但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独立存在的艺术类型,自然有其独有的美学形态与魅力。随着小说《芳华》被搬上大荧幕,研究这两个文本之间的差异性是个有趣的话题。对于伤痛的处理,小说"芳华"与电影"芳华"有着相似却不同的注解,特别体现在对青春、人性和时代的不同阐释上,值得关注与深思。  相似文献   
922.
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是音乐文化教育的需要,是维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要符合时代精神.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逐渐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建立起属于中国本土的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23.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最早提出,近百年来,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然而,“陌生化”不是对文本读者的硬性要求,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阅读效果。读者进入文本去寻找的,往往是能够与阅读对象产生亲和力的“知音”和“知己”,是再现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书面文化(文章和文学)的大视野里,“陌生化”不仅是一个心智过程,更多的是诸方阅读主体通过文本中介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既是潜在的,又是显露的;是开放的,又是有界的。而这些对话的基础源于阅读主体对读物的“新”感受。这种“新”感受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所具备的不确定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此“新”:感受一旦确定下来,对于特定的阅读主体来说,对于“他”的阅读过程就结束了;随着新的阅读过程的开始,“新”的感受仍在继续产生着。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个无限循环的触发点,便是“阅读的陌生感”。陌生感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在阅读主体与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不断变换体验的。  相似文献   
924.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天台山红脉钓樟的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脉钓樟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七子花间的竞争弱。红脉钓樟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大小顺序为:七子花>种内>苦枥木>青钱柳>江浙钓樟>红果钓樟>阔叶蜡瓣花>榔榆>尾叶樱>柳杉。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服从幂函数关系,竞争强度随对象木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减小;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大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25.
本文通过重构宋人心中的渝州图景,提出乱邦与危邦的渝州意象,这种意象在宋人心中沉淀并通过时人的诗文得以存留至今,通过对宋人的渝州知识及相关背景的考察,勾画出这一意象是如何产生并反过来又影响到宋人对渝州的认识的,以及宋人长期对渝州存在着一种异域的忧虑,这种忧虑成为渝州易名的深层原因,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尝试运用这一意象的发现,重新诠释渝州易名的缘由。  相似文献   
926.
两汉时期,中外商人在促进异域间商业贸易发展与繁荣的同时,在文化艺术的交流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借助于交通,在频繁的周边贸易和域外贸易活动中,充当“文化使者”,使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与域外文化艺术实现了双向交流,互利互惠,并彼此吸收,逐步融合,共同促进了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27.
结合中晚唐绮艳诗风兴起的背景,将元(稹)白(居易)“小碎篇章”放到由诗入词的文体流变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分析它的词化特征及其对“花间”词风的影响。同时,结合中晚唐开始的士人精神的转变,揭示这种文体流变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28.
929.
文章强调中国水彩画坚持本土特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化学材料在木土水彩画中应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效果,以增强画面感染力、表现力,培养和树立我国水彩画鲜明的本土风格。  相似文献   
930.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近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很快,产品互补性很强,两国产业间贸易潜力巨大,产业内贸易增长迅速。这些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可能。但是,两国间激烈的贸易摩擦、印度较高的关税水平及其政治上的一些干扰等因素,又构成了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障碍。所以中印两国应采取措施,消除经济和政治的障碍,积极推进双边的经济与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