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313篇
科学研究   29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和热传输机理及区域蒸散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建立了估算土壤 植被 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模型 ,并且在华北平原中国科学院两个农业生态试验站设计了 3个试验 ,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 .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瞬时通量观测基础上建立的植被冠层光合 导度 蒸散耦合模型 ,它模拟的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第二个模型为一维 3层的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此模型成功用于模拟 1 998— 2 0 0 3年度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深层入渗和蒸散过程 ;第三个模型为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模型 ,它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同步观测而建立 ,本模型可以监测区域地表的干旱状况 ,用于估算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 .  相似文献   
32.
李晖 《西藏科技》1995,(1):37-39
拉萨地区亚高山落叶灌丛十分发育,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理论研究上的意义。本文依据野外调查资料划分出了7个不同的群落类型,同时该类灌丛的植被地理学性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在植被分布上它表现为了拉萨地区的相对偏湿气候与垂直带的产物。  相似文献   
33.
严恒 《科协论坛》2007,(3):220-221
在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植被混凝土基材本身的力学性能的研究仍相对滞后,因此对植被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以植被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植被混凝土的构成、特点、使用材料、配比、制造方法等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并对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混凝土层通过力学理论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高值的雨水载荷作用下植被混凝土层未出现失稳破坏,此结果与经典力学理论分析相近。最后对植被混凝土的多功能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以陶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首批资助的群体之一。自2000年以来,该群体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论文34篇,其中刊登在Science杂志上论文3篇,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领域陆地碳循环、区域多介质模型及内分泌干扰物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  相似文献   
3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1):101-102
昆明植物所许建初研究组利用遥感手段模拟了青藏高原植被1982--2006年的生长季变化,并分析了高寒革甸和高寒草原生长季开始和结束日期与月气温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气温在研究期内是持续上升的.但两种草地类型的春季物候变化却不一致:  相似文献   
36.
在非洲肯尼亚的中部丘陵地带,原本植被茂密,但随着当地大象数量的增加,有些地方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为大象喜欢食用树叶和树皮,象群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眼看着大象对植被肆意摧残,大家一筹莫展、长吁短叹。  相似文献   
37.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77-77
<正>滇西北亚高山退化林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与示范围绕迪庆州"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和林业发展重点课题,州林科所与省林科院积极会商,对迪庆州境内的石漠化退化林地和困难立地条件森林植被恢复问题进行了调研,共同向省科技厅申报"滇西北亚高山退化林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并得到省科技厅的关心支持,共同开展省地科技合作,两地科技人员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对迪庆州内的退化林地立地类型、土壤状况、生境状况水湿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对一些典型地类采取重点研  相似文献   
38.
移植的最初本义是将植物移到异地种植,例如把原来生长在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种植,把国外的植物移到国内来种植。后来,移植被引申到将生命活体的一部分,通过手术或其他途径移到同体或异体的特定部位,并使其取代已患病的部分,继续存活,如有器官、胚胎、细胞核、干细胞移植等等。  相似文献   
39.
焉耆盆地绿洲灌区生态安全下的地下水埋深合理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焉耆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依赖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该区又担负着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重任,如何实现该地区地下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是一个急需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焉耆盆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碱化、植被生长与潜水蒸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确保绿洲灌区生态安全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生态埋深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确定绿洲灌区适宜生态埋深为3.0~4.0m,即适合林地生长的适宜深度与极限潜水蒸发深度的区间。地下水生态埋深的确定,对于估算生态用水、防治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焉耆盆地地下水合理开采与水盐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0.
王强  张勃  戴声佩  邹悦  马中华  张亚宁 《资源科学》2011,33(8):1613-1620
本文基于1982年-2006年连续25a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的四大建设区(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连续25a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5a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0.007/10a,其中风沙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植被增速最明显,而西北荒漠区植被呈微弱下降趋势;②四大建设区植被覆盖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覆盖度上升最快,比1982年提高了9.66%;③在1982年-1991年、1992年-2001年、2002年-2006年三个时期内,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增加了472994km2、451032km2、435196km2;而在相同的三个时期,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减少了197717km2、270192km2、182690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