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67篇
综合类   4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1.
<正>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游戏中学习技术、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充分发挥球类项目的特点,加强技、战术运用以及能力培养方面的比重,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习技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游戏法的特点是,在教学时以由易到难的游戏主线安排内容,而不是传统教法中以单个  相似文献   
212.
陆峰 《体育教学》2006,(3):56-56
一、球类项目战术的基本构成 球类项目战术的基本构成是队员的技术、时间、空间三要素。比赛中攻防的作战建立于自身和对手的技术和对团队的组成状况的了解,自身团队中每一个队员的技术能力的发挥所采用的方法为战术。战术教学是把攻击的战术和防守的战术教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攻防战术。  相似文献   
213.
《时尚球类》编辑同志: 我们在地掷球赛中有三个问题,呈请您明示:  相似文献   
214.
刘捷 《体育科技》2006,27(3):67-69
体育多媒体球类馆先进的设备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体育多媒体球类馆的基本功能、设备的构成、设备的选型和教学训练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15.
建立了合理比赛时间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临界比赛体能的概念,得到了几种球类比赛合理比赛时间,以供运动员、教练员及有关负责竞赛部门组织者参考。  相似文献   
216.
亚特兰大、悉尼连续两届奥运会,美国作为金牌第一大户,俄罗斯位居第二的格局都没有动摇。即将揭幕的雅典奥运会又是一次金牌决战,熊与鹰的争夺将会出现新的悬念。  相似文献   
217.
孙晓 《网球天地》2008,(1):19-19
网球,现代奥运会的9项"元老项目"之一,却由于球员业余资格的限制,被排除出奥运会长达64年之久。1988年,网球重返奥运大家庭,越来越多顶尖职业选手的加入,使得网球比赛成为奥运会上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推出"奥运网球"系列,为您讲述网球与奥林匹克的故事。  相似文献   
218.
采用合班分组教学法,对高校球类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了改革,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19.
对体育教学素材进行“托罗普斯”化改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托罗普斯”教育理念的源出“托罗普斯”(rops)一词是现代竞技运动(sport)的逆过来拼写,它是由日本的体育学者影山健先生首先提出的概念,意在达到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大众体育形态。它同时也是对竞技运动教学法进行批判性逆向思维的产物。我们知道,竞技运动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公平竞赛决出胜负,“fairplay”(公平竞争)是它的核心理念,讲究得是客观时空观念上的平等。但是,在决出竞技的最终优胜者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更多的失败者和落伍者,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少数优胜者的欢欣、多数失败者的悲哀,这就是竞技运动教学法的缺陷之所…  相似文献   
220.
本讲就球类教材的特性、球类项目教学的有关问题,与广大教师朋友做一交流。一、球类教材的特性我们从功能特性、结构特性、运动方法特性和教材的典型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如下:1.球类教材的功能特性球类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走、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