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32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身体训练是速滑运动员训练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训练內容种类繁多,教练如何安排专项训练、身体训练的计划及身体训练各内容之间的比重,将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就体操动作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及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介绍一种便携式充气滑行板,其具有木制滑行板的功能,体积可变,能折叠随身携带和和兼作其它用途,方便速滑运动员使用。  相似文献   
93.
浅析短道速滑弯道倾倒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短道速滑弯道倾倒技术进行分析,认为弯道倾倒技术是弯道技术的关键,只有保持合理的身体位置和倾倒角度,才能获得最大的速度。建议应重视对弯道倾倒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94.
影响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相关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毅 《冰雪运动》2008,30(3):60-63
少年速滑运动员由于正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展,加上比赛中激烈的竞争刺激,必然会导致由于心理因素而产生影响比赛成绩的现象。通过心理问卷法、文献分析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相关心理因素的类型、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焦虑、情绪记忆、场依存性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在情绪记忆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5.
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进行研究。通过对运动员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以及认知特质焦虑各因子相互之间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比较分析,寻找影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关键因子,控制运动员的焦虑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竞技水平并获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女子运动员 训练年限与运动员的比赛准备焦虑、对手实力焦虑和受伤焦虑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影响因子呈正相关 且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受伤焦虑是影响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整体水平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6.
训练负荷及其安排节奏!是制约优秀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我国速滑全 能成绩长期徘徊不前;为此,本文作者查阅了一些国外优秀选手的训练计划,观察了我国一些队伍 的训练,提出制定训练计划时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速滑课的教学实验,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摆臂动作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得出的不同教学效果,表明了摆臂动作对学生掌握速滑基本技术的作用,仅供高教教学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8.
普通高校高水平速滑运动员训练厌倦的克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祖旭 《冰雪运动》2008,30(4):73-75
解决好普通高校高水平速滑运动员训练厌倦的问题,是促进“体教结合”快速发展、提高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学龄、竞赛、速滑项目本质和教练员等几个方面,分析普通高校高水平速滑运动员训练厌倦的成因,提出利用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妥善解决运动员学习压力,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快竞赛体制改革等对策克服其训练厌倦。  相似文献   
99.
刘晋  程丽丽  詹英 《冰雪运动》2009,31(6):77-80
新型速滑冰刀自问世以来在世界速滑运动项目上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应用,为在我国普通高校速滑教学中广泛应用提供了创新背景、基础和前景。通过新型速滑冰刀对提高运动成绩的相关资料和我国对新型速滑冰刀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速滑器材的变革对高校速滑教学改革、体育教师从事速滑课教学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对速滑课的感知、体育观念培养和创新素质提高的多方面意义与影响,并对普通高校速滑课应用新型速滑器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充分解析,旨在为普通高等学校速滑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打破旧的传统,克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应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以学生“学”为主体,由学生去“发现规律”,对学生着重创造力和个性的培养。本文中速滑教学的“收”和“放”,是指在教师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情况下,在局部乃至全部的时间里,学生自己独立的控制自己的练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