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编后     
首先感谢并思学兄掷来与其弟子合撰的近期大作《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包容》,尽管由于本刊栏目结构的制约,是文未能排在期首。  相似文献   
33.
归义军史一向是敦煌学研究的重点。由于资料残缺,要系统研究归义军史则困难重重,所以研究者单篇论文居多,专著甚少。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一书。全书共6  相似文献   
34.
朱绍侯先生的军功爵制研究,在当代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军功爵制度放在一宽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把军功爵制的演变与社会、阶级的变化和变动联系起来,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军功爵制变化的原因,而且有力地解说了其发展的规律。在研究方法上,先生把归纳法与二重证据法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无遗漏地收集有关文献材料,并特别重视秦汉简牍材料,使得出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先生的军功爵制研究成果,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35.
"来日苦无多"至少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苏轼断言人生已近五十,距离仙逝的时日所剩没有多久,有叹人生短暂的凄苦意味。另一种则认为苏轼对前程充满了自信,百年强半之后,迎来的将是一片坦途,未来苦日子不会再多。苏轼认为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否极泰来,有感于神宗"不忍终弃"的厚重恩遇,所以在量移汝州后,内心充满自信,但在给友人杨绘的词中又不便直说,于是引用了韩愈的诗句含蓄道出,致使成了后人难以确切理解的名句。透过苏轼此期间的大量创作,加以彼时大环境等多方面的剖析,可以证实后一种阐释更为可信。"读释氏书,深悟实相"的思想境界对断言"来日苦无多"也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史记·殷本纪》引录《尚书·高宗肜日》,并采经传异说和百家杂语对经文作了解释。司马迁博采众说有明确的原则,即符合史实者则用之。司马迁的解释亦存不足之处,经文“高宗肜日”意为祖庚肜祭武丁,司马迁误作武丁肜祭成汤;“典祀无丰于尼”,意为典祀无丰于祢庙(武丁庙),司马迁作常祀无礼于弃道,其意思尚不甚清楚。考辨司马迁解释的史料依据,并分析历代学者训释此两句经文的争议,可以认为只有依据甲骨卜辞和文献两重证据才能对经文作出确切可信的解释。司马迁的解释有不足之处,是受到当时文献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37.
历来对黄庭坚《竹石牧牛》诗的评论存在着分歧的意见:或认为这首诗没有诗的“意味”,或认为它饶有风趣;或认为它“理不足”、“于理似说不去”,或认为诗有政治讽喻含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38.
在蔡翔的著作《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一文化想象(1949-1966)》的讨论会上,罗岗指出,依托于1980年代广义的“重写文学史”运动而形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框架已经逐渐耗尽了其本有的能量和潜力,今天的文学研究能不能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能否提出重大的问题”。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39.
关于"京报"的起源、明代"京报"存在与否,以及明代"京报"的性质一直存在诸多观点,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征集各方面的史献资料和多家观点来进行详细的考论,并得出相关定论。  相似文献   
40.
安履泰(阶平)是黔西北近代比较重要的彝族诗人。但因其英年早逝,资料缺如,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对安履泰生卒年及其死因展开探讨,并对其遗诗进行辑评,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