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1695篇
科学研究   306篇
各国文化   77篇
体育   332篇
综合类   202篇
文化理论   58篇
信息传播   146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1318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080篇
  2011年   1378篇
  2010年   1291篇
  2009年   1306篇
  2008年   1403篇
  2007年   1102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任爱华 《辅导员》2014,(2):53-53
假期中,我阅读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此书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二年级时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对端正我们的言行,规范各方面的举止都有不小的帮助,能否用三年级的时间再学习《三字经》呢!其二,两个外甥语文学习尚待提升,可以利用暑假一起读此书,孩子们阅读了经典,积累了典故、知识,我也为给孩子们讲《三字经》汲取了水源。  相似文献   
162.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是。舒缓推进之中,时而来一通急骤的鼓点,让学生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到了下课前几分钟,作品解读进入关键阶段,主要问题即将得到解决,教者激情洋溢,学生兴致盎然,师生互动热烈,直达预设目标,这便是课堂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3.
看一看现在的一些传播:负面因素被过度解读,被夸大为我们国家的本质;一些知识精英放弃文化上的自我,否定掉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积淀的最起码的美感,自认污  相似文献   
164.
作为近代重要的期刊,《东方杂志》对诺贝尔奖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报道与解读,以期借此来唤起国人对诺贝尔奖以及科学的重视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5.
随着高考的改革和发展,试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追求创新与变化,但在政治高考试题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引用具体的材料作为命题的背景。培养学生解读试题的能力是教师在高考辅导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学生在政治科目考试中解答材料分析题的误区和对策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6.
湖南郴州自2007年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个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以来,市里设立了专门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机构,近年先后在东莞、深圳、广州、香港等珠三角地区多次开展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招商推介和政策解读活动。  相似文献   
167.
本文针对当前不少人不顾实际,一味模仿名家,盲目追求所谓的语文教学创新而背离语文学习之道的错误现象,提出这样的看法:语文教学只有寻根溯源,返朴归真,以文为本,以人为本,才能存真去伪,撷取语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8.
郭艳芬 《广西教育》2013,(25):14-14
近年来,多数小学教师在解读数学教材时往往走入误区,会犯眼高手低的错误。在解读教材时,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第二,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第三,编排有效的教学方案;第四,充分挖掘细节。以上几点充分表明了解读教材时必须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教材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9.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给予是快乐的》是充满童真、耐人寻味的一篇略读课文,字里行间充满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真情。教学前,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从单元主题出发进行文本解读,潜心文会,认真估量学情,充分考虑学生教学起点,着力解决好"学生的眼睛向哪里看""可以看出什么东西来"这两个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明白作者本身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经验,而不是形成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从特别的镜头中去感受人物内心细微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0.
徐江  路晓冰  王从华 《天津教育》2013,(13):100-102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的写作课上,学生写作文评论说:“课改之所以没有根本的变化,其原因是药没有换,熬药人没有变,只是换一换汤。也就是说在水方面做些文章,多一点儿或少一点儿而已。这样怎么会有本质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