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7530篇
科学研究   487篇
各国文化   105篇
体育   298篇
综合类   346篇
文化理论   72篇
信息传播   173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931篇
  2010年   819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力 《青年记者》2006,(14):30-31
市场经济的渗透在媒介传播中主要表现为消费文化的日益增长。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质符号体系,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消费文化。①消费文化的核心是对消费者的引导和操纵,以便使他们淹没于通过媒体特别是电视创造的“符号”和“形象”之中。其目的是使大众生活脱离现实的“模拟”世界。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媒体使消…  相似文献   
52.
作为大众传播符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符号甚至大于语言符号,传播学者研究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其中服饰这种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尤其丰富。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服饰负载政治信息,在政治事务中的传播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个案分析展开研究,以寻求政治人物完善媒介形象、最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的某些规律。政治领导人个性化服饰中的政治信息作为非语言符号的…  相似文献   
53.
黄洁 《新闻界》2006,(6):99-100
一“、媒介空间”的机制与功能“媒介空间”概念由约翰·哈特雷(John Hartley)提出。澳大利亚电视学者麦克·金认为,“媒介空间”的理论思想直接来源于前苏联符号学家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①事实上,“符号空间”这一概念,尤里·劳德曼1990年才开始使用,并非尤里·劳德曼首创,而是根源于恩斯特·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思想。显然,作为后起的符号学家,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学说建立在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说”基础之上。麦克·金指出:“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原来是指符号内容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保持并滋养着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54.
号外重现:追求符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报社如今仍争相出版号外,其主要目标并非想在信息内容上占据优势,而是把号外作为一个重要的符号——通过“号外”这一信息裁体,向各方传递更深层次的信息内涵。这是今天报纸出号外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55.
文字符号是用以存储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不同的文字符号形式,其信息的表意与解读方式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梳理历史信息和走入不同文化圈的过程中,语言文字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我们仅以纳西族东巴文字为切入点,剖析古老图画文字的表意方式,并想以此展开民族文化传播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超级女声》是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它以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占领了市场。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该节目的热播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三点:第一,传播者通过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议题设置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第二,个性化的传播内容蕴涵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第三,受众由于自身话语权的掌握和意见环境的作用,内外两个原因激发出受众参与的热情。  相似文献   
57.
王丽莉  梁国伟 《新闻界》2006,(1):104-105
媒体是经营者发布广告,消费者接收广告信息的场所。电视作为广告发布的重要媒体之一,其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广告形态的发展,带来消费行为的变化。因此,在每一次电视广告形态变化的背后,是消费方式的改变。自20世纪50年代起,电视广告形态就在技术力量的推动下变化迭出,当代数字  相似文献   
58.
张石岭 《视听界》2006,(1):86-87
过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聚合体。因此,春节晚会要有文化上的承载力,要给老百姓一种公共性和社会性欢娱的快感,但这种快感必须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春节特别节目”以其在神韵的山水创意、节目意境的诗化处理等方面独辟蹊径,获得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2005春满华东》春节特别节目,希望为准备2006年春晚的导演提供一个借鉴的机会。一、多彩的地域文化华东六省一市地广物博、人文荟萃,春节晚会作为本土性极强的艺术,用地域文化作为晚会主题最能体现春节…  相似文献   
59.
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主要表现在新闻稿件(同期声)的真实和画面的真实两个方面。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只有声画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传播的信息才有力量。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应在画面信息的基础上交代、说明、或补充事实、或介绍背景,电视新闻稿件的真实必须要有画  相似文献   
60.
影视广告中非语言符号的制作通常被认为是广告艺术设计的内容,因而大多数广告文案、创意人员对非语言符号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本文通过符号理论来认识影视广告中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旨在弄清影视广告中广告文案与广告设计的本质联系,以加强对非语言符号编码技巧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