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2篇
教育   695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贯穿着“”与“俗”的交流碰撞。本文试图通过对诗歌史上“”与“俗”衍变的描绘,对“”、“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规律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2.
宗璞是一位沐浴在西方艺术之中,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型女作家,其文学创作坚持“诚”与“”的原则,执着于知识分子生活的描写,并从中升华出哲思和理意,在艺术上追求“外观手法”和“内观手法”、再现和表现相结合。从整体上审视,宗璞的创作呈现出真性情、理趣化、含蓄蕴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商标的雅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商标的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活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严复“信达”中“”字的重新解读 ,借鉴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 ,并结合目前商标翻译的常用方法 ,对商标进行译 ,尽可能传递其语言中的音美、意美和形美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商品的对外畅销。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针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中戏剧小品产生并呈现火热之势的文艺现象,在它的发展历史维度上,从、俗文化互动性角度来揭示戏剧小品艺术魅力所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5.
宋代词论从三个方面黜俗,又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复。黜俗复导致词的作者专业化,内容缺乏真情,接受群体缩小,词调缺乏创新,最终结果是导致词的生命力衰退。词体不宜化的原因是词的俗艳音乐的属性造成了词体在语言、内容、风格上的封闭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6.
117.
北部鲜卑遗民后裔,哈什胡里氏汉译韩姓家谱是锡伯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清同治十年(1872年)续谱时仍书满文的谱序,记载了先祖的初居地,记丁编牛录驻防齐齐哈尔,经伯都讷迁来盛京的经过与时间等;谱表内注有分得拨什库(骁骑校)等微末官职30余处,记有六世达尔扎"拨往伊犁",八世瓦力海"徂往伊犁".1981年9月我赴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参加锡伯语言学术研讨会时,与达尔扎后代联上了谱,骨肉分离217年的哈什胡里氏家族,得到团聚.这是改革开放后,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的结果.1986年承先启后又续了新谱.  相似文献   
118.
六诗考     
诗的体裁分类,前人有风、、颂三分法,风、赋、比、兴、、颂六分法二说.六分法来源古老,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日颂."<诗>原也是歌、器乐、舞蹈的统一,<周礼·春官·大师>的六诗,本是根据歌乐的表述方式的不同."六诗"基本按风(徒歌)、赋(吟诵)、比(和唱)、兴(合唱)、(配器乐)、颂(配打击乐和舞蹈)这种音乐性递增的次序排列,是依乐序设教的.所以,"六诗"本是歌乐的六种表述方式.当口头传唱的歌乐发展成为文本的诗后,"六诗"名称虽得以保存,而其原始功能却丧失了.延用下来的"六诗"职能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赋、比、兴发展为文辞的修辞手法;而风、、颂则充当了区分<诗>的内容的类别.  相似文献   
119.
《花草粹编》是明人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词选,它以《花间集》、《草堂诗余》为主要选源,在风格上亦承袭《花》、《草》,体现出主婉媚的选词方式。而作者的这种审美取向亦和当时明代词坛"花草"盛行的背景密不可分。对姜夔等风派词人作品的选入亦使是选体现出"复"的倾向,这是陈氏在"花草"盛行的背景下独特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120.
《诗》、《书》二籍是儒家的要典,也是孔子授徒的重要读本,正确理解“《诗》《书》执礼”的意义,对我们全面把握孔子的言教思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