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74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2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历经秦朝的打压、汉代的兴盛、宋代的分裂、明清的活跃、近代的扬弃以及现代的削弱与发展并存的过程。儒家思想兴盛的主要原因有政治因素、当时的思想文化形态、儒家思想自身发展和统治者的认同等几种因素。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儒家思想内部的变质、当时的文化危机和与主流统治思想相违背等等。  相似文献   
92.
儒学对山水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儒学对山水文学的萌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儒学促进了士人山水审美情趣的形成,儒家情性观对山水文学重抒情的艺术特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
在明末以前,中华传统儒学一直未能在台湾地区形成影响。到了清代,台湾隶属于福建,闽都福州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对台湾儒学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闽都文化对台湾儒学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台湾的官学、书院、社会教育三方面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94.
孔孟儒家提出了"成人"教育理念,并可将其含义界定为:人文化成,即通过教育完善人的个体,关注个体发展,重视个体的精神人格,培养美好品德,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和完全的人。孔子最早提出"成人"教育理念,后孟子继承并进一步深化,从而使得儒家"成人"教育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区别。二圣致力于教育和教学活动,从而使得此教育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且具有相应内涵,为后世教育提供思考源泉。  相似文献   
95.
中华传统伦理是中国现代市场道德形成的渊源和基础,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其合理、优秀的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道德。以仁为本,确立为民服务、回报社会的理念;以义为准,确立义中取利、合法经营的理念;以信立业,确立信誉至上、诚实不欺的理念;以和为贵,确立和谐竞争、人和激励的理念。  相似文献   
96.
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武术是儒家文化在其漫长历史进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所显现的武林精神具有强烈的儒家文化色彩,无论是从习武的过程、方法来看,或是从练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来看,中华武术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显现载体.儒家文化与中华武术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陈独秀和吴虞是五四时期反孔排儒的健将。他们的反孔排儒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其产生的根源与民国初年的社会情状、化氛围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陈独秀和吴虞的反孔排儒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8.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笔者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走访相关专家学者,对于如何在新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保持其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示其永恒的魅力与风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研究,笔者得出结论:要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手段,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只有不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扬弃地加以继承和发展,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民族传统体育和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就一定能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9.
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形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语境的创造是以至上神 (天 )的出现为前提的。率先对西周天人学说提出质疑的是老子 ,在取消天的意志性方面 ,孔子远没有老子彻底。从春秋时期开始怀疑神到战国时期确认新的天人关系 ,再到汉代向旧有的天人学说的回复 ,总的趋势是使天人关系的诠释向重人伦的方面转移  相似文献   
100.
“天人合一”作为儒学传统的价值观念,其基本要求是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从现代化的历史需要出发,超越传统,重新审视、改造与利用这一观念,对于当今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