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15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绿色会计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绿色会计的研究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更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经济和市场全球化的产物,绿色供应链是企业实践绿色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行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极其广泛,它包含了从设计到回收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绿色管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其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改善企业形象、降低企业的内部或外部环境成本都将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绿色营销实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营销的研究焦点是由企业、顾客与竞争者构成的所谓的"魔术三角".绿色营销研究的焦点是对其进一步扩展.它是通过环境保护的手段来满足人类的长远需要,因此,假以时日,有关方面最终会求同存异,协调行动,实现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生态责任的绿色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绿色营销,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生态责任体系的建设是实施绿色营销的内在动力和体系保障.企业承担生态责任,实施绿色营销,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平面区域上的二重积分可以通过沿区域的边界曲线上的曲线积分来表示,正是由于这个性质使得格林公式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在不满足公式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如何间接使用格林公式.  相似文献   
16.
17.
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虹涛 《图书馆建设》2007,(1):19-20,24
绿色生态建筑是21世纪建筑的主题。本文围绕绿色生态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图书馆建筑走向绿色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方向和建筑原则,并以国内外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了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当前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伊利集团2008—2012年的纵向案例研究,考察基于互补性资产视角的企业绿色管理创新与二次竞争优势问题。研究发现,伊利集团在面对重大食品绿色危机时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种互补性资产创新绿色管理方式、提升绿色管理能力,有效地帮助企业从危机中摆脱出来,再次建立企业的二次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伊利集团通过互补性资产创新绿色管理具有4种类型,且它们之间存在内容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绿色管理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DEA-RAM模型,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率、经济效率及创新效率的工业经济转型效率的测算模型,根据此模型能够测算出我国总体及不同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的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化呈现阶段性的特征,自2009年后,我国工业总体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有较大提升,绿色效率是推动其变动的关键性因素,其次是创新效率;各个省份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呈现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中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动趋势明显,而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提升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20.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E-governance is, essentially, a social exchange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heir government through which the citizen creates public value as well as acquires private value. The direct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antecedents on participation outcomes have been fully examined, but few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t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value perception. The roles of perceived public and private value between the participation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remain unclear. Private value merits careful research in particular as the E-governance environment is being shaped by increasing privatization and continuous IT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ognitive integration theory and the civic voluntarism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two values. We built a complete research model encompassing ten hypotheses centered on citizen e-particip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reen commuting governance. By analyzing survey data on a green commuting platform, we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s of these two values and greater effect of private value acquisition on continuous e-participation intentions than public value creation. Our results have important research implications in regards to the roles of perceived values in participation, especially perceived private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