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9篇
教育   2485篇
科学研究   480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2270篇
综合类   219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0-2001CBA联赛裁判员临场执法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通过对2000-2001赛季CBA联赛裁判员临场执法情况的观察分析,分析其临场判罚违例、犯规、错判情况以及主客场判罚情况,得出其临场执法曲线,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的篮球裁判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梁祖强 《体育学刊》2004,11(3):111-113
以广东省大运会男篮丙组赛中采用紧逼防守和破紧逼防守的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队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队的相关比赛为例,探讨了紧逼防守的特征及效果,总结了破紧逼防守的赛前训练和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103.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 ,通过学生的身体活动来实现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双边活动过程中 ,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并通过身体的育、养、练来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体质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04.
我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及优化篮球运动选材和评价系统;不断完善、优化篮球训练条件;完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完善现行的篮球竞赛制度;加强篮球运动员的化学习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5.
亚运会与城市现代化的互动及其办亚运基本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亚运会与城市现代化的循环互动发展关系,采用献资料研究、专家调查、系统综合分析法,本得出的研究结果是:用建设全面小康的理论,从宏观上探明城市现代化的内涵;就广州现有建设为办亚运会提供的基础与显示四个优势要素:国际大赛——广州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化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广州经济化一体化为支撑的广州亚运会的三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队伍基本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资料收集、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的队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篮球裁判员地域分布不均、性别结构失调,学历水平较高,但总体英语水平及科研水平较低,尚无职业裁判员.  相似文献   
107.
杨有实 《体育科技》2003,24(4):40-42
借鉴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本理论 ,运用篮球运动训练理论 ,结合篮球运动训练的实践 ,论述了快速力量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的优先发展最大力量、接近模拟比赛状态、方法与手段因人而异、适宜安排负荷、优选训练方式、注意肌肉工作形式六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8.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及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王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200-201,203
适宜的气质类型是运动员所必需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它与个人技术特长及位置分工有密切关系。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具有超群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力和遗传方面的优势,而且还需要有运用、动员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根据气质的可塑性,需要自控能力来支配和完善自己的气质,使其扬长避短,将之运用到教学中就可以培养出全面的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男子篮球一线队伍核心后卫群体比赛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男子蓝球核心后卫群体在综合比赛能力方面,整体与甲A一些队伍中引进的核心后卫群体相比较有较大差距。突出的表现在个人攻击能力和助攻能力方面的明显不足;而在国内核心后卫群体中,30岁以上老队员仍然是各队中的中坚,但比赛能力却每况愈下;中间年龄段上的后卫群体能力明显不足,使得国内核心后卫的培养出现断层现象;年轻的核心后卫群体缺乏足够的上场机会,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综合比赛能力提高缓慢。国内核心后卫群体比赛能力的严重不足,巳成为中国男子蓝球整体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0.
Zusammenfassung.   Die automatische Erkennung und Lokalisation von Objekten in digitalen Bildern ist ein wesentlicher Bestandteil vieler praktisch relevanter Anwendungen. In diesem Artikel wird ein erscheinungsbasiertes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starrer zwei- oder dreidimensionaler Objekte vorgestellt, dem eine statistische Modellierung zugrundeliegt. Im Gegensatz zu segmentierungsbasierten Verfahren, wie sie vor allem im Bereich der 3D-Objekterkennung eingesetzt werden, erm?glicht der erscheinungsbasierte Ansatz aufgrund der Modellierung der Intensit?tswerte oder davon abgeleiteter lokaler Merkmale eines Bildes die Erkennung komplexer Objekte. Die statistische Formulierung der Problemstellung bildet den mathematischen Kontext zur Bestimmung optimaler L?sungen. Die Form der Modellierung erlaubt neben der Einzelobjekterkennung auch die Berücksichtigung von heterogenem Bildhintergrund und Mehrobjektszenen. Die dazu ben?tigten lokalen Merkmale entstehen durch r?umlich begrenzte Transformationen des Bildes, wie beispielsweise Gabor- oder Wavelet-Transformationen. Die statistische Modellierung beschreibt die Verteilung dieser lokalen Merkmale anhand einer Dichtefunktion, die sich bei der Hintergrund- und Mehrobjektmodellierung als Mischungsverteilung der Einzelobjektverteilungen ergibt. Die Aufgabenstellungen des Erlernens und Erkennens von Objekten sind damit als Parametersch?tzprobleme formal darstellbar. Dabei werden im einen Fall die Modellparameter und im anderen Fall die Lageparameter beziehungsweise die Klassen von Objekten gesch?tzt. Die experimentelle überprüfung des Ansatzes anhand realer Objektaufnahmen durch CCD-Kameras zeigt seine Brauchbarkeit zur Erkennung von 2D- und 3D-Objekten bei homogenem und heterogenem Hintergrund. Eingegangen am 5. April 2000 / Angenommen am 20. Juli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