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88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91篇
综合类   87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本文以法学视角,尤其是国际法视角,通过研读规则文本的方式,对足球规则的演进进行分析,并且揭示一些目前体育法领域关注的问题:体育法(lex sportiva)确实存在,包含了公法部分(国际公约、国家立法)和私法部分(体育规则);体育规则(Laws of the game)是体育法的核心,包括国家、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章程与条例;项目规则是体育法的另一个重要核心,作者以足球为例,论证了为什么项目规则也是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2.
针对培养学生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工作方法方面,分别从田径裁判理论知识培训、实践培训等方面构建出适合培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体系,使理论与实践更加密切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历程,体育在这一时期也面临新的转型。群众体育朝体育休闲的方向发展是符合我国的现状,有利于人民与社会进步的一种发展方式。研究以休闲为基础,认识体育休闲,论述体育休闲:健康性、自然性、实践性、愉悦性、超越性、价值性六种属性,从“自然发展状态的构建”、“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美好生活方式的建立”、“文化价值品味的呈现”四个方面阐述体育休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价值,旨在对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4.
随着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和比赛的日益增多,每年各种体育赛事层出不穷,不管是参赛的运动员组织还是观看比赛的观众或报道赛事的记者,都越来越关注比赛的观赏性、公平性等,这就需要我们的赛事组织部门在比赛过程出现争议时,相关利益方提出申诉时,做出公正、公平的复审裁决。而《仲裁委员会条例》[1982年7月29日国家体委发布,(82)体政研字8号][1]已经完全不适应目前的仲裁需要,待进一步改进修订。  相似文献   
185.
运用民族学、体育史学、社会学等方法,以原始宗教和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野,对居住在“三江并流”区域内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傈僳族民族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具体形态以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傈僳族民族体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原始宗教和生态环境是傈僳族民族体育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影响机制;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与精神财富集中反映在其绚丽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中。根据史料记载以及对傈僳族民族体育现存形态的考察,都表明了云南傈僳族民族体育与原始宗教以及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6.
当前世界范围内以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传媒等为主导,带动社会高速发展的体育产业不断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体育产业扩张过程中催生的体育文化也将成为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在体育产业扩张过程中如何加强体育文化的培育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从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间的关系着手分析,进而提出了围绕传统文化的吸收、健身文化的打造、公共体育服务文化体系的构建、体育文化自觉到自强的锤炼等方面培育切合我国体育产业文化发展实际的思路,以期为推进我国体育产业文化升级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7.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俄罗斯恢复“劳卫制”为研究视角,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学校体育课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改变现状唯有“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提出恢复我国学校体育《劳卫制》的设想,通过对项目设置的调整,等级的划分等方面实施新版“劳卫制”。  相似文献   
18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助生物适应理论探讨运动训练的本质,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运动训练是有目的的改造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基于内稳态的生物适应,是对内稳态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运动训练中人体对训练负荷产生的应激反应,能引起有机体机能水平的适应性提高,适应过程和适应机理均可通过应激学说来解释。训练刺激会给机体内部带来正负两种效应:适应效应和疲劳效应。在有效的时间内,任何一次训练刺激最终表现为正负两种效应的综合。  相似文献   
189.
岭南体育文化和广东省基层的社区体育文化拥有相同的岭南文化背景和包容性特征,采用行政和市场双重手段促进岭南体育文化在当地社区推广可实现岭南体育文化和社区体育文化的双赢。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在社区体育中立法实现依法推广;确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社区居民四方合作的推广主体;创新推广形式,挖掘岭南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依托学校解决岭南体育文化推广中的场地设施问题;建立健全社区体育培训组织以培养岭南体育文化的社区传承人。  相似文献   
190.
结合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将山西省划分为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4个区域,并从体育生活方式的行为主体、行为特征和行为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区域分层下,山西省居民体育生活方式具有地域差异性;从行为特征来看,晋北地区在锻炼时间、频率好于其他区域,晋中地区锻炼强度优于其他区域;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结构要高于其他区域;从行为主体来看,晋中、晋南地区居民体育社交、心理、保健的认识程度要好于其他区域;从行为效益的评价,不同区域均表现出较高的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