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59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4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兵法谋略与现代商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充满谋略思想的《孙子兵法》在哲学层面上揭示了军队管理与企业管理、兵法谋略与经营谋略的一般规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生命力。对《孙子兵法》中的用人谋略、信息谋略、决策谋略、产品谋略、经营谋略、管理谋略、科技谋略、资金谋略、谈判谋略、广告谋略、攻心谋略、制胜谋略等谋略进行分析,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与经营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2.
在分析老子的管理哲学、孙子的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探讨《老子》与《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辩证统一性。与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分析企业管理目标的两大战略转移:从有形资源管理为重心转向以无形资源管理为重心,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转向以谋取长期竞争优势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943.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可孙犁小说的“诗体小说”风格,主要关注作品特色以及创作方法的研究。本文意在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孙犁的创作观,从创作立场、作品题材、主题、表现手法及文学精神等方面探索在强大的政治语境下作家可以怎样坚持个性从而创作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的充满艺术生命力的作品,这种坚持正是孙犁作为作家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944.
孙中山未走上革命道路以前,他希望通过兴学强国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只能是一种理想;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将教育作为一种工具为革命服务,为民生建设服务,初步形成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伴随着孙中山行知哲学观的形成,他的教育理论也日渐完善,最终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45.
试图考察地理空间表征对于孙惠芬乡村叙事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孙惠芬文本中乡村和城市的各种表征,采理解孙惠芬创作的心理动机,及其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内在心灵的表现,即作者所言的人的“内心的风暴”,由此进一步审视处于历史和现实夹缝中的农民无以挽回的漂泊境地。  相似文献   
946.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领域的一个闪光点,学术界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源流与演变、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其他人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比较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些成果加以概括和总结,以期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47.
进化论从西方传入中国之后,成为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把进化论作为他们社会政治纲领的理论基础,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  相似文献   
948.
孙中山的女权思想是对维新派的女权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吸纳和重构,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既为后来妇女权利的发展及其制度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又为女权思想的现代性发展做好了铺垫,对妇女解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解决当今社会的妇女权利问题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9.
比较教育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已经开始从事比较教育的研究,并出版丛书和论著。国立中山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置比较教育课程,对比较教育展开系统的探讨,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50.
“彭翼仲案”真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1906年9月),京师外城巡警总厅奉巡警部令,查封《中华报》、《京话日报》,课其社长彭翼仲发配新疆,监禁十年。事为北京历史上前所未有,致舆论大哗,中外震惊,目为国政之要闻。是为“彭翼仲案”。因当局对该案实情讳莫如深,致局外人及后世论者异说纷纭,莫衷一是,俨如疑团。本文据有关资料,辩岐说,考真相,以究明此关系中国近代史、中国报刊史、北京史上久悬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