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396篇
科学研究   20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94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由于二人所处时代的文化冲突不同,王船山与曾国藩的处世抉择不同,生命风貌各异。其中,王船山强烈的“夏夷之辨”、曾国藩的经世致用分别成为各自生命的特征。  相似文献   
42.
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深入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缘关系,进而从如何降低教师角色冲突的角度探寻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元代戏曲的叙事谋略表现于典型冲突模式的构建与解决。具体来看涉及情礼、理法、伦理、人性四种模式和现实、浪漫两种冲突解决方式。这种叙事谋略背后潜隐着剧作家们的独特思想理念和审美价值趋向,体现了他们的人文情怀,即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对正常人欲美好人性的肯定颂扬以及对人道正义的坚守。  相似文献   
44.
为纠正已生效的错误裁判,实现实体正义,需要设置审判监督程序,消灭原裁判的既判力,并重新确定新裁判;而为维护法制安定性和司法权威,又要求维持裁判的既决效力,确定的终局裁判才能解决纠纷,实现正义。因此,审判监督程序与既判力制度在表象上形成一对矛盾冲突,但二者实质上是统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实现司法公正。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设置,为追求实质正义,过多牺牲裁判稳定性,危及裁判既判力,造成审判监督与既判力制度表面冲突凸显,而内在衡平机能降低。  相似文献   
45.
我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把"婚前医学检查"改为选择性条款,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不利于结婚当事人和民族利益的保护,给人口素质的提高留下隐患;也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冲突.  相似文献   
46.
民间法不仅存在于乡土社会,也存在于都市社会。民间法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制定法形成了一种冲突式合作的复杂关系。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看,正是获利机会的出现刺激了民间法的滋生与制定法的回应,二之间的反复博奕,促成了制定法的变迁。从法理学上看,应该特别重视民间法对法律制度变迁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47.
在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权利冲突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和突出的法律现象,并广泛存在于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和日常生活中.权利冲突是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与相对一方的权利相互矛盾或抵触的法律现象,权利冲突的成因在于社会个体利益的不合理膨胀,权利自身的模糊和不平衡的特性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48.
区际法律冲突来源于一国之内不同的法域,但是在我国则形成了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特点,这种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影响着我国区际私法的发展,影响着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文章通过对美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办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9.
冲突是家族企业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家族企业内部冲突问题持续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家族企业研究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其中一个问题。通过对公开发表的40篇国外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了国外家族企业内部冲突研究的成果,清晰地呈现其研究方向,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本文探讨了塔伊布.萨利赫代表作《风流赛义德》中东西方文化的接触与接受,反感与拒斥,以及由此导致的冲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和文化进行文学和文化批评,目的在于改变东西方的现实文化关系和权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东方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应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