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53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内脏脂肪厚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和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某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资料共122例,NAFLD组74例,非NAFLD组48例,经超声测量内脏脂肪厚度。结果:超声测量内脏脂肪厚度在NAFLD组和非NAFL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4)。轻度、中度、重度NAFLD组测量的内脏脂肪厚度经方差分析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1,P〈0.001),进一步用LSD法分析显示两两之间都有差异。经超声测量的VFT诊断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p=0.011,诊断切点值为2.70cm。结论:经超声测量的内脏脂肪厚度可作为NAFLD诊断和分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2.
Abnormal lipid profile is often found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abnormal lipid profile on atherosclerosis in you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ome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judged by B-mode ultrasonography were done in 30 young (18–35 yr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omen and in similarly age-matched 30 apparently healthy controls. Compared to controls, you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omen had significantly elevate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LDL-C levels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HDL-C level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wo groups of women.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ome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LDL-C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HDL-C.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even you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omen are prone to atherosclerosis from early age.  相似文献   
93.
蘑菇组织膜—二茂铁修饰的L-酪氨酸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二茂铁作为电子传递介体,利用蘑菇组织含有丰富的酪氨酸酶,将蘑菇组织肉浆固定在二茂铁(PVC膜)修饰石墨电极上,用电流法测定L-酪氨酸浓度.研究了电极的制备和最佳实验条件,其线性响应范围为2.0×10-4~4.5×10-3 mol.L-1,响应时间小于5 min,电极寿命至少30?d,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A new approach for assembling amperometric mushroom pulp tissue-based membrane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L-tyrosine analysis is proposed. Ferrocene is used as a mediator of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tyrosinase in mushroom tissue and a graphite electrode. The opti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re studied. The linear response range of the biosensor is 2.0×10-4to 4.5×10-3mol.L-1 with response time of less than 5 min and lifetime of at least 30 d. The biosensor can be applied to practical sample analysis.  相似文献   
94.
对LaxCe0 .9-x(PrNd) 0 .1 (Ni3 .5 5 Co0 .75 Mn0 .4Al0 .3)合金 (x =0 .4~ 0 .9)在不同温度下( 2 98K~ 333K)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由 2 98K升高到 333K ,合金的活化性能得到改善 ;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增大 ,并在 313K时达到最大值 (平均提高了 2 2 .9mAh/g) ,而当温度提高到 3 33K时 ,各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又大幅度下降 (平均降低了 83 .9mAh/g) ;随着温度的升高 ,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改善 ,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明显降低 (在 1C充放电电流下经2 2 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平均降低了 4 0 %以上 ) .  相似文献   
95.
钠型膨润土 (Na/Ben)与盐酸苯胺进行离子交换后洗不同次数 ,可制得不同苯胺含量的苯胺膨润土(An/Ben) ;将其氧化可制得不同聚苯胺含量的聚苯胺膨润土 (Pan/Ben) ,并用XRD、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技术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6.
本讨论了自由能与不同类型的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岩石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焦磷酸分离岩石及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再用氢氟酸-饱和氯化钾将分离出来的游离二氧化硅溶解,使硅形成K2SiF6沉淀.然后水解,应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间接测定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98.
为观察气膜厚度对反气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加热反气泡内外溶液来加热气膜内气体从而改变气膜厚度。实验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反气泡气膜可以延长其稳定时间,但是当加热反气泡气膜使其厚度超过其稳定存在的阈值时,反气泡的稳定性会急剧下降甚至无法产生反气泡;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溶液表面张力影响很小,这使得文中实验数据合理化。本文为反气泡稳定性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并考虑到气膜厚度为微米级,可为微米级气膜传热提供实验素材。  相似文献   
99.
文章采用人体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文献综述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男子健美运动员比赛评分规则,对2006年、2007年与2008年全国健美锦标赛的男子60公斤级前15名男子健美运动员进行皮脂厚度的测量,并对其皮脂厚度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同年的冠军与优秀运动员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同年的优秀运动员与次优秀运动员的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不同年间的优秀运动员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名次越高,各部位的皮脂应越薄;不同名次运动员各不同部位皮脂都有着不同的差异,腹部要比背部薄,腹部要比臂部厚;2007与2008年运动员的背部与腹部皮脂厚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00.
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认识海冰厚度在气温等因子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是估算海冰资源量的基础。该文通过室内冻结实验、现场观测实验和历史资料分析,探讨了在气温和风的影响下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海冰的再生周期。室内实验利用500L温控冰柜,实验温度设为-2℃、-4℃、-6℃、-8℃、-10℃,冻结时间114h—120h,冰厚取样间隔6h。现场观测地点为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北侧海区的潮间带平整冰面,在观测冰厚变化的同时,测定实验地点的冰面温度、冰上气温和邻近岸上的地面温度、地上气温。历史资料分析使用1989年12月25日~1990年2月23日葫芦岛海洋站观测到的气温、风速和冰厚的资料,以及同时期葫芦岛气象站≤-2℃积温、≤-4℃积温资料做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随着气温降低或负积温值的增加,冰厚逐渐增加;风速增加,冰厚降低,风速减小,冰厚增加;在气温≦-4℃条件下,渤海海冰再生速率为1.86cm/d,生成厚度为10cm的海冰所需时间为5.4d;常冰年渤海各海区工程性开采海冰的可能次数为:辽东湾7.4次~13次,渤海湾3.7次~7.4次,莱州湾1.9次~3.7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