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432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研究视角的全面性、研究主题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研究范式的继承性这4个方面评论了《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一书的学术贡献,认为它是裕固族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精品,同时在人口较少民族教育研究、教育人类学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仪式是民族村寨文化构建的核心组成部分。论文以中越金平县太平村哈尼族的调查为基础,从仪式与村寨时空、仪式与宗教信仰、仪式与生态文化几个方面,阐述了仪式对于哈尼族村寨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当前村寨文化发展中存在偏离本民族文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63.
世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阶段性规律和我国城镇化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的双向互促因果关系。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是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积极经营县城,走"县城据点型"城镇化道路模式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4.
湘西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并趋于和谐,更大程度上与历史及现今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民族政策又总是表现在多种社会领域中,无论是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以及民族问题方面的政策,在中央的统筹规划下,均因其指向专一、深入落实而发挥着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巨大的社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5.
付海兰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6):90-93,114
我国"三农"问题凸显,己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难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把西部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贵州省铜仁地区为例,分析铜仁地区农民工创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机遇及作用,探索铜仁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黄英个案,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现代中国民族歌曲中五种主要情感类型的审美功能包括对社会和对个体的审美功能两个方面。现代中国民族歌曲对社会和对个体的审美功能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后者为前者的实现提供主观前提、奠定微观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实现预备客观条件、营造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67.
夜郎与巴蜀相关民族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的巴、蜀和先秦至秦汉的夜郎三个西南方国,疆界连接交错,关系极为密切。古代的巴、蜀、夜郎地区的主要民族所处区域虽先后有别,但秦之时其分布的大体格局就已经形成。整个巴、蜀地区在古代称为“夷越之地”,这里的“夷”是指氐羌族系的民族,而“越”是指濮越族系的民族。“西南夷”中的氐羌族系与现今的藏缅语族有关,濮越族系与现今的壮侗语族有关。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仍基本没有改变,即今西南地区除了苗瑶语族的民族外,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的民族基本上仍是当地的主要民族。  相似文献   
68.
东阳西周墓地可划分为不同族属的两类四个墓区,包含殷遗民与东阳主体族群,后者可能原为活动于甘肃东部地区的西土古族,或因灭商有功,于周初改封畿内,并被分赐以殷遗民.墓地内的墓葬按族属、等级分墓区而葬,表明血缘关系是其社会组织的基础,族群内与族群间的等级差异又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及族群关系的政治等级化.其统治族群结合殷遗民的族...  相似文献   
69.
族群建构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学者安德森(B.Anderson)的民族观为参照平台,通过展示前辈学者对"族群"概念的丰富多彩的解说,指出了族群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实践价值,揭示了学术意义上的族群建构与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认同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强调了将它们并置关联在一起的现实意义,进而初步彰显了学术研究中固有的"政治倾向性",阐明了在学术研究中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0.
祖先神灵至今仍然是壮族最主要的崇拜对象。本文在对壮族祖先祭祀的内容、形式、特征进行总结、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壮族祖先崇拜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