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669篇
科学研究   381篇
体育   185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对运动协调归属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运动水平、竞技能力密切相关。运动协调的内在机制相对复杂,在其归属问题上,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综述当前对“运动协调”归属划分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协调是一种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观点。认为,协调性归属于身体素质范畴,协调性与灵敏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协调性是灵敏性的基础,两者表现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92.
“学导式”教学法在足球战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廉建军 《体育学刊》2001,8(2):106-108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学导式”教学法已被各个学科广泛应用并取得显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优化足球“二过一”战术配合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3.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解决系统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本文首先给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定义,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在讨论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方面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最后,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内容。  相似文献   
94.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以及在互联网上拥有的大量最新的信息资料,使得对互联网的使用已成为当今科技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具。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探索,通常都离不开在互联网上的查询和检索。这引出了在专利审查工作中是否应考虑将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判断新颖性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就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将互联网信息作为考虑和判断专利新颖性时存在的困惑;并就是否应当在判断专利新颖性时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5.
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利用中国2005-2014年创新与创业发展情况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创新创业复合系统协同程度虽然不断增强,但整体水平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创业系统发展的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持创新系统健康发展、加大创业系统建设力度和实现创新创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强调政策制定应当具备适应性和前瞻性,从而为中国创新与创业的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6.
类脑智能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许多重要进展反映了一个趋势:来自脑科学的启发,即使是局部的借鉴都能够有效地提升现有人工智能模型与系统的智能水平。然而,想要真正逼近乃至超越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还需要对脑信息处理机制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借鉴。类脑智能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借鉴脑神经结构及信息处理机制,实现机制类脑、行为类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文章从受脑启发的新一代人工神经网络、基于记忆、注意和推理的认知功能模型、基于生物脉冲神经网络的多脑区协同认知计算模型等角度,并结合研究团队在类脑智能领域的研究进展,论述类脑智能的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97.
In the reconciliation of rational-choice and social-influence approaches to media choice offered here, the choice process is decomposed into two subprocesses. In the first subprocess—that of rational choice—decisional ambiguity frustrates complete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is partial, yielding a set of effectively interchangeable media alternatives over which the user is indecisive. In the second subprocess—that of social influence—imitation, deference, and other cues act on the set of interchangeables, yielding a single ultimate choice. If in the social-influence subprocess there are benefits to coordinating with others, group choice crystallizes around a single media alternative. If these benefits are absent, individual choice remains idiosyncratic, with each decision maker making random choices within the set of interchangeables. In organizational life, media choice transpires sequentially, with each choice conditioning a succeeding one. In its dynamic form, the present model explicitly incorporates such sequential environments: The twofold choice process transpires iteratively within individual decision sites (in the multiple purchasing decisions of a committee, for example) and sequentially across decision sites (from committee to individual, for example). The model generates considerable empirical implications. As decisional ambiguity grows, the rational-choice component of the choice process shrinks, implying upper-bound conditions for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rational-choice statist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98.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对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并系统分析政府、生物科技公司、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民、消费者、科学家和社会组织间的利益关系,最后对如何协调和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
蒋歆 《现代情报》2006,26(11):146-147,151
从分类标引方法,分类标引专指度、完全度、协调度、一致性和差错率等几个方面叙述了分类标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0.
需求与价格具有相关性下的弹性数量契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勇  杨德礼 《预测》2005,24(2):38-41
在需求不确定且与价格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建立了弹性数量契约模型,通过引入回馈与惩罚策略,解决了单纯的弹性数量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协作这一问题。并重点探讨以下两个主要内容:(1)如何确保供应链协作;(2)如何确定最优的零售价格和订购量。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对协作和分散两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