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432篇
科学研究   21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241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本文以汉口学院《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慕课为例,围绕中国民族音乐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讨慕课翻转模式的音乐教学对高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解构与重构,以期为高校音乐慕课+翻转课堂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2.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必然是乐中有诗,诗中有乐,相得彰益,给人以 极大的审美享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尤其是诗词鉴赏力的培育,以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3.
不朽的艺术作品不但能积极地教育影响下一代人,而且还能永久性地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影响若干代人的成长和进步,这样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4.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并重,艺术与化相融合,是时代发展对高师艺术教育的必然要求。本对高师音乐专业人素质教育的内容、目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和人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65.
浅谈钢琴教学的读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谱是钢琴教学和演奏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怎样读谱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真阅读谱面上的各种标示,仔细研究不同时代、不同版本,并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6.
传统的音乐审美观因过于强调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一味承袭“严肃音乐”的教育教学程式,导致了音乐审美价值研究视角狭窄,陷入了误区。本文力求通过音乐价值与音乐审美之间、音乐文化价值与音乐审美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揭示音乐审美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7.
在小说《萧萧》中,沈从文同主人公萧萧一起感受着生活的常态与变动,感受着这种“常”与“变”中的悲哀与欢乐。而在作品中.我们也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淳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下的人与事的感慨。究其原因是沈从文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68.
我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流行音乐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其中包含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例如戏曲曲艺元素、民族乐器元素、民族地域元素、民族语言元素等等。正因为流行音乐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存在,民族文化元素赋予其深厚的底蕴和内涵,使流行音乐的传唱度和流行度不断扩大,同时也能通过流行音乐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9.
音乐表演中的内心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芳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37-138,141
内心音乐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内心音乐听觉与人的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人在音乐表演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是音乐表演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内心音乐听觉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表演等音乐表演活动的质量以及表演灵感的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内心音乐听觉这一心理学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70.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起源来看,舞蹈早于音乐;音乐从舞蹈中产生,独立发展之后,又提携舞蹈,使舞蹈受惠于音乐。从具体的艺术实践来看,舞中有乐.乐中有舞,舞蹈乃音乐之源,音乐乃舞蹈之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