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01篇
科学研究   118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按照新形势下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从正向院校系统培养(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逆向多元评价体系(考试考核审核—教学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毕业能力达成度)两个维度,清晰地梳理了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自查自省并用于持续改进,切实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42.
试从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反高潮,来论证张爱玲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与时代主流文学格格不入的对于文学的艺术观照。"艳异的空气的制造与突然的跌落"形成了这种"反高潮",通过契机的制造将高潮陡落并转向他途,从而使得"传奇世界里的人性呱呱啼叫起来",并带给人们关于人性、人生的"苍凉"的启示,由此构成了张爱玲通俗又骇俗的新传奇世界。  相似文献   
543.
为了实现鞋楦反求过程中所构造曲面的光滑性,提出了一种曲面片的拼接算法。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得鞋楦点云,对经过预处理的点云数据构造出其曲面边界,然后在已知曲面的边界线和边界内部点云的条件下拟合出鞋楦的表面单元曲面,再利用相交于公共边界的两曲面一阶连续原理,导出各单元曲面光滑拼接的约束条件。拟合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鞋楦曲面的快速重建和一阶光滑拼接。  相似文献   
544.
逆向思维方式中蕴涵了许多独特、巧妙的数学思想。通过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45.
反求设计与快速原型技术在现代制造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汽车曲面模型为对象,论述了反求设计与快速原型一体化制造的工艺过程、关键技术,为产品的快速创新设计和制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6.
提出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课程知识检索系统,探讨了个性化检索技术在系统的检索器模块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检索器模块中基于本体的逆向最大匹配分词算法(RMM)和分层遍历森林算法的实现,为课程知识检索系统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7.
三I推理是针对模糊取式(FMP模型)和模糊拒取式(FMT模型)的一种新的模糊推理方法。讨论在蕴涵算子下的反向三I约束算法,并分别给出了FMP模型及FMT模型中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48.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对“体”、“用”范畴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观点,流露了体用一源、即体即用、体用无定的思想。  相似文献   
549.
郭保坤 《科教文汇》2014,(21):80-80
为了解决“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逆向式教学在其中的应用,进而论述了逆向式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实施后的效果以及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550.
Teaching and playing professionals offer multiple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manner in which forces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handle of the club during the golf swing. This study extends recent research concerning grip pressures and forces in golf, with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force profiles for a 7-iron and driver swung by proficient golfers. A secondary purpose was to further analyze the way that golfers use grip forces to manipulate the club. Grip forces were measured on eight low handicap golfers (USGA indexes 0 to 7) swinging their own 7-irons and drivers. In total, lead-hand and trail-hand grip forces were isolated as well as anatomically specific forces within the hands. Force profile variability across multiple swings for each golfer and between golfers characterized consistencies and important differences. Correlations between 7-iron and driver force profiles characterized force ‘signatures.’ The data highlight large fluctuations in grip forces during the swing.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participants were observed, involving force magnitudes and phasing. Dominant forces arose primarily from the lead hand, specifically the last three fingers. Force profiles were highly repeatable across swings for a golfer (standard deviations < 7% of total force) and force profile correlations between 7-iron and driver for a golfer were remarkably high (r2 = 0.86). Notably, within swing force variability was greatest during club acceleration, but dramatically decreased at imp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