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473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359篇
综合类   15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体育课中引进“分层递进”教学进行尝试与探讨,阐明“分层递进”教学对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对普通高校篮球课采用“球操”教学法,组织进行了准备活动或专门练习的设计应用,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球操”教学模式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运用是可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存在的“假、赌、黑”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假、赌、黑”现象是我国足球管理体制冲突的结果,是中西方足球文化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社会转型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回报率过高形成的利益驱动,是立法与执法方面缺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接球失误的状态及原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观察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的16场32队次的比赛录像,对各参赛队在比赛中的接球失误状态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认为在快速强对抗和中慢速强对抗状态下失误较多,与其它状态下的失误差异有显著性;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在强对抗状态下的接球不到位、接球过大和接“上刀山”球;中慢速次强对抗和中慢速弱对抗状态下的接球失误高于快速次强对抗和快速弱对抗状态下失误。  相似文献   
105.
李宇星 《体育科研》2006,27(3):79-81
为了使国球的长盛不衰,掌握大球的基本规律,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统计、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对他们在大小球时代录像统计中的发球进行对比分析,为乒乓球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金石拓片数字图书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石拓片是中华文化里特有的一种文献资料,本文论述了一个金石拓片数字图书馆的设计与实现。文章详细讨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金石拓片的对象管理和发布等。  相似文献   
107.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运动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对技术的特征进行分析;阐明了竞技运动技术的本质;并对足球有球技术的内涵与概念进行探究;希望揭示足球有球技术的本质特征,掌握其发展趋势,从而明确有球技术训练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8.
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前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CUBA的广泛开展,赛制不断完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具有高素质的文明球市和良好健康品牌形象,是我国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它即将成为中国篮坛培养人才的最佳基地,也为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丸经》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部较为完整地讲述捶丸运动的体育专业书籍,通过元、明两朝和明末清初的《丸径》刻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捶丸运动的盛衰演变,以及当时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10.
球类专选课"联赛制"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学生上体育课的本质需要出发,以"游戏精神"为指导,在球类专项课中实行"联赛制"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此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球类的热爱,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