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药学本科实验教学平台上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实验,以牛蒡为原料,实验萃取获得牛蒡挥发油.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应用于药学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2.
在纳米SiO2表面引入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再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核-壳结构的SiO2-PAMAM-PS,将改性的纳米SiO2添加到PS基体中作为超临界CO2发泡的成核剂。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TG)等结果表明,SiO2表面成功引入了PAMAM,并且接枝上了PS链段。透射电镜(TEM)显示该成核剂具有核-壳结构及其在PS基体中可以较均匀分散。将添加了改性SiO2的PS进行了超临界CO2发泡,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泡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纯发泡PS,成核剂的加入,改善了PS的泡孔结构,使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Molecule matters     
Carbon dioxide is a fascinating molecule; its gaseous, liquid, solid and even supercritical fluid states have uniqu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The linear triatomic structure of carbon dioxide molecule with two carbon-oxygen double bonds is all too familiar. However a whole new world has been opened up by high pressure-high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that effected the polymerization of this small molecule into a covalent network structure with carbon-oxygen single bonds. The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forms of carbonia are built up of linked tetrahedral CO4 units.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叶中咖啡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了茶叶中咖啡因的萃取分离试验。用半流动法考察了压力,预浸润时间和萃取时间(或溶剂量)对绿茶中咖啡因萃取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简化的萃取动力学模型,用于估计萃取收率,用流动法考察茶末的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醚为改性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中药蛇床子的有效成分,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法的产率较高,总萃取率为8.46%(w),蒸馏法提取蛇床子挥发油的产率较低,仅为1.01%(w);蛇床子超临界萃取物中香豆素类的相对含量约为67.63%,其蛇床子素相对含量占总香豆素的78.92%,而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一种香豆素成分,其相对含量仅为1.65%.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有效提取中药蛇床子的多种香豆素类成分,其方法为其他同类中药的开发和药学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某电厂600MW超临界参数锅炉投运后存在屏式过热器温度偏差,在不同的磨煤机组运行状态下有不同的偏差.本文通过从一次风速与各粉管煤粉量分布方面的试验分析其温度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蒸汽温度偏差.  相似文献   
17.
以无水乙醇为夹带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荔枝核,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荔枝核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超临界CO2萃取荔枝核的萃取率为5.47%,GC—MS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为甾醇类、萜类、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脂肪酸酯、芳香醇,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38.8%,26.4%,8.60%,7.54%,8.44%,6.11%.和无夹带剂相比,夹带剂无水乙醇可以提高荔枝核的超临界萃取率.  相似文献   
18.
首次提出以甲醇超临界流体用于TDI Char 制备消解液体燃料技术。研究了制备实验条件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270 ℃?反应时间120 min 条件下,TDI Char 的消解率达95%。氧弹量热仪实验揭示,所得单位液体燃料的燃烧热值较直接燃烧TDI Char 增加了2.3 倍。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中提取分离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萃取物中的紫杉醇及其伴生物含量,并用液质联用(LC/MS/MS)进行产物鉴定。与传统的乙醇三次提取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流程简单,步骤少,耗时短,废渣无溶剂残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铬的质量分数为12%的超(超)临界材料,主要用于是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内缸、平衡环、阀体、阀盖、隔板套等关键铸件。通过四种超(超)临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与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总结了影响热处理质量的因素,优化了热处理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满足了单件小批量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