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1007篇
科学研究   1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78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论嵇康音乐艺术理论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代美学作为审视角度,梳理与研究了嵇康的音乐艺术思想。论文认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集中地表现了魏晋时期音乐艺术美学思想,由传统儒家功利实用审美态度转向崇尚自然,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以及尊重音乐艺术自身特殊规律的审美倾向。本文共分四部分,即嵇康的艺术人生倾向;《声无哀乐论》与养生论;以“心”为乐之体,以“声”为乐之“用”;“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  相似文献   
112.
入世进取、建功立业,是中国古代学中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主题。先秦是它的形成期,汉魏六期是它的发展期,唐宋是它的鼎盛期,元明清是它的变勒期,这个主题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联的。  相似文献   
113.
对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的研究,不能回避对其称谓变迁的探讨。在其称谓从“归化人” 到“渡来人”、从“华侨(侨人)”到“大陆移民”不断演变中,“大陆移民”这一称谓最符合史实,该称谓的变迁反映了中日两国研究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的定向历程。  相似文献   
114.
近代陕北地区的石油工业和宾他民族工业一样,难以逃脱历史的命运。尽管其发展步履维艰,效益弱微,但对陕北地区的居民在物质生活、社会意识、社会风俗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5.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在这种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利益群体,使新的统战对象不断增加,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更加多样.本文拟就对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新变化和统战工作如何针对新变化制定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6.
“零余者”形象的世纪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20世纪学史上,“零余”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学现象。世纪之初,受西方世纪末情绪影响以及现实环境所致,出现了一系列“零余”形象;30、40年代学中,主要有团居旧家庭中的“生命空壳”、大革命退潮后的幻灭及民族压迫与斗争中的彷徨三类形象;80年代中后期一群都市“顽主”表现了中国转型期整个社会无所适从的焦灼心态。人知识分子价值观破灭,苦闷彷徨;世纪之末,新生代在物的世界中感受到零余处境,产生了欲望的焦虑,和世纪之初的“零余”在“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上都有着不同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7.
论汉水文化的生态形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文明构成中.汉水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悠久辉煌的历史。汉水文化是融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独具特质的地域文化和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汉水文化是沉积与辐射的统一、厚重与灵动的统一、兼容性与独创性的统一、醇厚中和与阳刚峻拔的统一,具有开放性和广适性、持久性和变化性、丰富性和生长性、过渡性和和谐性等特征,与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所有人类文化一样,时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不仅是汉水流域人民战天斗地、开辟未来的精神法宝,也是全国人民走持续科学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源泉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8.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laced exclusive emphasis on narrowly specialized education and neglected liberal education before the 1990s. However, along with the dramatic social changes since the 1990s, liberal education has revived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before the 1990s, and then explores the ideas, polic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since the 1990s within the larger social context, and thirdly, with a case study on the “lib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roduced by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0, it investigates the ideas,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beral education. Finally, it reveals the rationale for the liberal education revival in China.  相似文献   
119.
大学生数学考试成败归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原因知觉.在成功情境下,大学生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外部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在失败情境下,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内部因素,而较少的归因于外部的因素.大学生对于学业成败归因有一定的年级特点,而且,在决定各项原因的方差方面,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0.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promo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pupils with various linguistic backgrounds in grade 1.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7 teachers who work in preschool classes and in grade 1. The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reading and writing can be characterised as balanced, in the sense that the teachers describe how they work with both the technical and the learning-oriented dimension.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languages spoken in their classes is regarded in a positive manner, but it also leads to major challenges, such as not having enough time for all of the pupils and not having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multilingu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