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79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831篇
教育   129394篇
科学研究   16515篇
各国文化   512篇
体育   4364篇
综合类   4440篇
文化理论   1657篇
信息传播   14617篇
  2024年   468篇
  2023年   2007篇
  2022年   1299篇
  2021年   2082篇
  2020年   2342篇
  2019年   1735篇
  2018年   962篇
  2017年   1574篇
  2016年   2453篇
  2015年   4719篇
  2014年   12902篇
  2013年   8981篇
  2012年   10393篇
  2011年   15230篇
  2010年   15347篇
  2009年   13507篇
  2008年   17131篇
  2007年   14417篇
  2006年   9728篇
  2005年   9377篇
  2004年   7110篇
  2003年   5466篇
  2002年   3722篇
  2001年   2699篇
  2000年   2089篇
  1999年   797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400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出生年月:1987.4.20性别:男民族:汉族运动等级:国际健将职业:教练员星座:白羊座学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座右铭:积极的心态+确定的目标=成功的开始(拿破仑).工作羟历1996年至1999年,进入郑州市体育馆习武,教练:户继平。1999年至2004年,进入省青年队习武,教练:乔嫖、李远伟。2004年,进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队习武,教练:乔熛、董国兴。  相似文献   
24.
马丽  李小波 《继续教育》2002,16(6):25-26
在过去的十年里,学习型组织已经变成了“热门话题”。人们一致的看法是组织内部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有效组织的一个特征。“任何一个没有促进学习——尤其是快速学习的组织,不可能成功地在竞争中取胜”。组织必须通过“最佳学习”来求得“最佳生存”。因此,企业必须由支持学习、反馈和创新的组织转变为学习型组织。一、新的现实:识别外部挑战现时代的社会背景已发生了重大改变,即全球化、知识时代和信息技术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对目前的组织来说,既是新的挑战,又是获得新生的一个契机。全球化:全球化是组织面临的最强有力的影响之…  相似文献   
25.
26.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正在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走向自动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及其特点,探讨了在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对其进行组织和管理,并研究了信息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的检索工具组织法和编目手段组织法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图书馆工作在组织与管理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的新发展、新要求。  相似文献   
28.
29.
通过力竭运动模型,应用SigmaSan Pro图像分析软件对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6小时和24小时时大鼠皮层和下丘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引起组织内毛细血管管腔发生明显的变化;24小时后其形态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此外数据显示力竭运动后皮层和下丘脑组织毛细血管管腔的变化情况不同,我们认为两个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疲劳和恢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0.
<诗经>文本在远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语义上产生了文化断裂,影响到历代对<诗经>文本的接受与解读,而历代对语义缺失的诗本义的接受取决于历史的发展、生活的环境、政治的变迁以及时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对于同一文本的诗三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表现出或侧重于政治经典,或侧重于文学经典;或具神圣色彩,或具世俗性;或以道学阐释,或以真情感悟的接受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