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404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170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利用古籍校读的方法,纠正了<幼学琼林>在正文和注文中的一些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墓志文献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作者十几年来坚持对卡尔.马克思哲学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的解释,受到了诸多同仁的批评。该文综述了我国50多年来哲学界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遭际,并答复了诸位同仁的批评,最后坦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承认了自己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可能错识。  相似文献   
13.
北宋郑獬可能是历史上《左传》成书秦汉说的最早提出者。南宋魏了翁亦疑《左传》乃秦汉初人所作。明嘉靖年间季本最早明确提出《左传》成于汉初张苍之手。近人洪业继之。然此数说无甚影响。真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刘歆伪作说。从历史渊源来看,此说远在西汉末刘歆挑起今、古文经学之争时就已伏下了线索。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的问世,标志着刘歆伪作说的正式兴起。近世以来,大凡今文经学派和受今文经学派影响较深的学者多持刘歆伪作说。但现今此说已难见持论者了。代有增益说调停春秋说、战国说及秦汉说三派之间,以顾炎武的表述最为简明扼要。对此说有所申阐发明的是徐中舒。  相似文献   
14.
《诗纬》是形成于我国汉代的纬书的一种。《诗纬》中有关《诗经》的评论,其思想观点主要来自于《齐诗》翼奉一派,因而《诗纬》与《齐诗》在理论上有着渊源的关系。《诗纬》所提出的“四始”、“五际”,及“六情”说,以阴阳律历附会解释《诗经》的诗篇,其真实用意在于,揭示周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此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发生作用。《诗纬》中的诗论,如“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持也”、“诗含五际六情”等论说,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论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王希杰先生把得体性奉为修辞学的最高准则.他的这部高等院校文科选修教材<修辞学导论>,以语言风格的得体性,教材内容的得体性、习题的得体性奉献给人们,体系完整,详略得当.既有科学性、严谨性,又表达了生动性.  相似文献   
17.
(日)矶部彰关于闽斋堂刊<西游记>的论述,引起国内学者的专文研究.由于该本不常见,给研究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得出的结论也是见仁见智.闽斋堂本的窾言和批语,有学者在文中论及,惜语焉不详.闽斋堂刊<西游记>正文批语位置较李卓吾评本有所改变并作增删修改,回末总批或删改或增加.其<窾言>主要论及<西游记>关乎大道、艺术上的高妙之处,其中佛教的深意、批评本的重要性和文中评点的关键也是该版本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的测试、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的测试应重点放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上,柔韧素质不应作为大学生的测试指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测试指标各备选项的选择,应为相互间关联系数较大或者所反映的身体素质相差无几的各指标,而不能将反映不同身体素质的指标放在一起备选或比较;肺活量的测试应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心肺功能的动态指标为好;台阶试验因费时而将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带来许多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左平熙 《档案》2008,(3):24-26
校,就是考核、校对,勘就是删取,校勘是校雠的核心。刘向《孙卿书录》:“臣向言,所校雠《孙卿书》……以相校……”。刘向自称整理古籍的工作为校,又称校雠。《太平御览》618卷引《风俗通》:“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汉书·艺文志》:“每一书已,向辄取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条其篇目”,主要是篇章字句的校勘;而“撮其指意”,主要是考辨其书的学术宗旨、渊源、流派,论其得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立法角度对档案法定定义谈了看法。认为《档案法》中的档案概念,其一,档案法定定义的概念不明晰;其二,档案概念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