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44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682篇
教育   3473篇
科学研究   1347篇
各国文化   145篇
体育   301篇
综合类   135篇
文化理论   121篇
信息传播   24919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732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858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1263篇
  2014年   1975篇
  2013年   1763篇
  2012年   2442篇
  2011年   2658篇
  2010年   1890篇
  2009年   1944篇
  2008年   2006篇
  2007年   1234篇
  2006年   1052篇
  2005年   1257篇
  2004年   1025篇
  2003年   965篇
  2002年   840篇
  2001年   761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王海刚  张晓铮 《出版科学》2016,24(2):115-117
《庸言》作为梁启超1912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的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论刊物,风行一时,影响甚大。《庸言》除了刊登政论、新闻、时评等文章外,也刊载了丰富多彩的书业广告。文章从广告的视角,分析《庸言》书业广告的类型、技巧、特征及其时代写照,管窥社会背景和政治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992.
传统出版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它的消亡,它将结合互联网出版的优势以双向融合的方式实现出版业的重构。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由线上到线下的大规模定制出版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同时,也实现了专业生产与大众生产的结合,公信力与生产力的结合。总之,互联网出版与传统出版已经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出版”才是出版行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993.
994.
2016年1月19日,著名报人、编辑家、本刊编委褚钰泉先生,不幸因心脏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本刊同仁无不感到震惊和悲痛。钰泉先生自复旦大学毕业后,曾在《文汇报》做编辑,编过《书亭))和《读书与出版》;后来曾创办并主编《文汇读书周报》,举办“文汇书展”;退休以后,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张秋林社长的支持下,创办并主编杂志书《悦读》,让生命之花再一次顽强绽放。纵观钰泉先生的一生,是真正为书籍的一生。  相似文献   
995.
996.
姚瑶 《出版科学》2016,24(6):68-71
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兼有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作为出版企业实现文化属性1.0版本的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呈现虚化之现实。美国的公益公司制度为盈利性企业实现公益目标确立了法律标识和法律框架,对于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出版企业尤其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对其进行改造式引进。以公益目的为首要目的的公益公司是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质性超越,是实现出版企业文化属性的2.0版本。  相似文献   
997.
陈维超 《出版科学》2016,(6):102-106
经过技术驱动、渠道与平台驱动的发展阶段,基于优质内容资源的创新服务在数字出版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背景下,台湾数字出版内容从“生产—分发—消费—反馈”等环节全面发生转变:交互式的内容呈现形态、内容产品的多介质延伸、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内容生成与传播机制,以及优质内容资源的服务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998.
李潇 《出版科学》2016,24(6):72-74
回顾于丹自2006年国庆7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的作品出版情况之后,关注于丹十年出版,分析于丹媒体形象和品牌延伸的二元互动,探讨于丹品牌出版的十年主题流变与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999.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东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中部地区的冲击效应既不明显也不稳定,西部地区则呈现负向冲击效应。同时,东部地区出版产业的延伸和知识的外溢使得全国的图书出版带来经济的有效增长。但是,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产业渠道”而非“传播渠道”传导的,这就使得图书出版数量上的扩张只是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而未能带来出版知识快速且有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00.
杨青山  钱晓燕 《传媒》2016,(15):74-76
受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观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传统的传承方式亟需改革,应使之与现代先进的数字储存技术相融合,多管齐下,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视频、手机动漫等传递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