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95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东汉碑刻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语料,《汉语大词典》虽已注意到其重要性,但仍然有一些词条书证滞后。  相似文献   
112.
“以夷制夷”的对外战略始于秦汉,不同前代的是,东汉一朝,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本文对东汉采用“以夷制夷”边防政策的背景、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就其当时所处的时代,如何评价它,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3.
邺是三至六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都城之一,其城由南、北二城构成,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形制呈横或纵长方形。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俗称“七五城”,考古实测东西2400米,最宽处2620米,南北1700米,平面呈横长方形;邺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实地勘测,东西2800米,南北3460米,平面呈纵长方形。两城相接,中间有一垣相隔。北城建于东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先后在这里建都;南城建于东魏北齐,并定鼎于此。东魏北齐重建与扩建邺都,以北城中轴线为基准,向南延伸拓展,与后来明代扩建北京外城的设计理念完全一致。中轴线贯穿南北二城,宫城位于都城北部中央,象征紫微垣据天之中,外朝、内朝主要建筑均布置在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宫室、翼室左右对称排列。宫城之外为郭城,相套呈“回”字形,城内街路纵横交叉,形成棋盘状街区,每一街区即一里坊,坊市位于宫城南之中线两侧,城门名称按东南西北方位和春夏秋冬四时命设,其设计规划反映出建造者的“天象”意识,力求“天、地、人”完美和谐。这一城制初具于东汉后期,经曹魏、后赵、东魏、北齐不断改进,最终在邺南城的制度中得到总结。邺城城制开启了隋唐都城制度,影响及于明清之北京,在中国古都城制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并起了都城礼制的变革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对《说文解字》与《宋本广韵》语词训诂的对比研究,可揭示出东汉至北宋语言发展的若干特点。词汇方面,总结出词汇发展中双音词形成的规律;语法方面,揭示出语言发展中语言表达逐渐趋于缜密,鲜明,生动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5.
116.
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46岁时遭遇一场“金商门之祸”,本文对此祸的缘由,作了自己的探求。  相似文献   
117.
先秦两汉诗歌体式嬗变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先秦、两汉的二言、四言、骚体、乐府与五七言古体等诗歌体式的嬗变轨迹,阐述了五七言诗体之所以滞后的原因,认为古代诗歌体式的嬗变呈简朴向繁富发展的趋势。其内因主要是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齐言化与杂言化、音乐化与诗化,俗化与雅化,自由化与格律化等多对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为了解决流民和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极烽推行“度田”政策,打击豪强地主,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官吏兼洁勤政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9.
清华大学张岂之教授曾以东汉儒家的发展为例,提出:“东汉时期儒学以两个途径吸取了早期儒学即‘人学’的优秀理论思维:一个是融合百家之学的精神,另一条途径就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汉代起,经学便成为儒学基本思想学术内容的主要构件。此后,经学就如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一样,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想学术形态,跻身于学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汉代经学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王继训教授的《汉代诸子与经学》独辟蹊径,以汉代经学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120.
德政就是有益人民的政治措施及政绩,要使国家得以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实施德政。东汉汉明帝刘庄及汉章帝刘Da深知德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位期间,推选德政,强国富民,大治天下,取得了历史公认的“明章之治”。历史证明,不搞德政,人民的地位得不到尊重,利益得不到保障,不能安居乐业;就会怨恨甚至反抗政府及其官吏。任何政权如不行德政,就得不一以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其垮台是必然,大治天下也就谈不上了,不行德政,就会危机四伏,实行德政,就会政通人和。德政不是一个搞不搞的问题,而是一个非搞不行,非搞好不行的问题。德政与明章之治的取得就是明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