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01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申请141项专利、拥有42项专利权(其中有4项为发明专利)的45岁的任文林在武汉非职务发明界内小有名气,被媒体誉为“发明大王”,由于多年来痴迷于搞发明而耗尽财力,妻儿离去,家不成家,因此,又有人称他为“专利流浪汉”。  相似文献   
992.
金兰方言是湖南衡阳的一种重要地方话,本文通过分析金兰方言的人称代词及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认识金兰方言的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93.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有稳定的语义特征,但在实际使用中,大部分人称代词的所指和用法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异常的用法,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  相似文献   
994.
一些动词在进入"第1人称+V+了2"格式后,可以零语境或依托语境表达行为将然,本文概括了此类动词的特点,并揭示了该类动词进入将然义"第1人称+V+了2"格式后所表现出的共通的意象图式。就"第1人称+V+了2"格式整体的将然意义,文章分别从听话人语义解读、说话人语义建构两个立场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该格式"近时将来"、"意志将来"的将来时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每篇短文至少要读完两遍。通读,把握大意;细读,以句子为单位。把句子看完再找错误。很多考生习惯以一行为单位来作答。这种方法不可取。命题通常有一两处为填词或删词。大多为词语修改。应留心逻辑错误,特别是动词、人称代词、肯定、否定等。  相似文献   
996.
人称的作用题型是针对文章中运用的人称人称的变化设置的。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是结合考题内容对人称的作用进行分析。除了掌握各种人称的作用外,还要结合文本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作答。对于这类规律化、程式化的试题,引导学生研究解题的基本思路,探究归纳答题模式,能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997.
刘琼 《高中生》2014,(1):32-33
反义疑问句(The Disjunctive Question)又叫附加疑问句,它表示提问人的看法,没有把握,需要对方证实。反义疑问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个陈述句,后一部分是一个简短的疑问句,两部分的人称时态应保持一致。如何确定附加疑问句,同学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998.
人类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中,西方人的客体意识体现在英语表达中的非人称倾向,而汉民族的主体意识体现在汉语表达中的人称倾向。论文从中西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探究英汉句子中的人称表达法和非人称表达法的文风特点,旨在总结人称倾向和非人称倾向在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在《红树林》中,莫言在叙事手法上表现出很大的创新,主要有2个方面:首先,对于时间机制的熟练把握,如“现在时间”与“过去时间”两相结合,同时又运用“时间压缩法”将历史切割成许多碎片,在碎片回忆中又切入叙事时间;其次,对于人称机制的巧妙运用,如“我”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你”与“我”合二为一,在第一三人称的转换中,兼用第二人称“你”将主人公引出。当然《红树林》中的叙事手法也存在不足,如时间交替中稍显混乱、人称转换稍显急促等。  相似文献   
1000.
高校英语教师话语不仅是二语习得者语言输入的源泉,且能调节师生关系.若将话语权力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中等教师权力水平最有利于学生二语习得.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教师如何降低其权力,都不能改变师生权力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