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2277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103篇
体育   434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55篇
信息传播   132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宣武教育》2006,(11):35-35
10月20日下午,实验一小的13位名师与棕树小学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师徒结对传帮带,协作交流学探研”为主题的实验一小与棕树小学跨校教研组启动仪式,标志着两校的跨校教研活动正式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02.
王欣 《早期教育》2004,(9):31-31
阿明每晚睡前必定要揪住妈妈的一缕长发,卷呀卷呀,卷成一个圈,然后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着、敲着,慢慢入睡。现在阿明5岁了,但睡前依旧不能取消这一“仪式”。朱丽今年3岁,睡觉的时候必须揉弄妈妈的一只耳朵否则难以入睡。吉美睡觉前的“仪式”是啃咬妈妈的肩膀,因为在她很小的时候,常常趴在妈妈的肩膀上熟睡后才被放到她的小床上去睡。现在她已经3岁多了,睡觉还是离不开妈妈的肩膀。  相似文献   
103.
尼日利亚剧作家渥莱·索因卡以其深刻的本土性、现代性征服了挑剔的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 ,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非洲作家。在他的剧作中 ,神秘、玄虚的神话仪式内容与诙谐、优美的音乐语言形式完美的融为一体 ,既表现出对非洲传统文化的颂扬 ,又表现出对非洲现代社会危机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4.
通过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田野调查,认为祭天仪式通过继承东巴教传统,保持了仪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有神圣和世俗的特点,带给参与者对传统意识和民族原生情感的共鸣,是一个集体的和社会的行动过程。通过对民俗活动的新构,产生了新传统和更新的传统,丰富了仪式文化。现代纳西族祭天仪式是世俗性裹夹下的神圣仪式,其现代性变迁是纳西族对传统的继承与重构,正是因为传统的更新与现代的拓展使纳西族祭天仪式能够获得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5.
用于郊庙祭祀等仪式的声诗,即雅乐的乐章被赋予了统治者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礼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歌辞的撰写、表演风格的形成,均典型地映现着当时的文化特质。本文在对比历代郊庙声诗形式构成的基础上,对宋代郊庙声诗的总体风格进行了全面评析。认为宋代郊庙声诗风格舒迟和雅,鲜明地表现出模范"古乐"传统、全然雅颂化的倾向。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宋代文化建设中浓厚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6.
107.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要义是关注个体交往互动的"情境"创设、身份认同的"情感"能量激发以及群体团结的文化"符号"塑造。从这3个核心要义审视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状况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交往情境中的关注焦点不同步,集体情感能量积聚不充分,文化符号生成不聚焦。对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要更多地关注在微观情境中,通过互动仪式激发学生的集体情感能量,塑造彰显学生身份认同的文化符号,强化归属感和责任感,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宿舍园区的幸福文化建设就是有力探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创设全方位的育人情境;以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导向,凝聚集体团结的情感能量;以文化建设长效性为目标,塑造更具教育意义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08.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向来被认为是庄子表现自己对死采取的一种旷达的态度。本根据献中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娱死”丧葬仪式的大量记载,探明庄子承受的化渊源,而认为他的“鼓盆而歌”,只不过是当时民间习俗“唱斋”“娱死”这种丧葬仪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9.
本文试图从莎士比亚的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喜剧《第十二夜》中的角色入手,具体研究喜剧中角色的产生、特别是小丑这一人物在角色凸显中的复活及其背后暗含的深层寓意。  相似文献   
110.
《专家工作通讯》2004,(11):17-17
8月13日上午,位于陕西省麟游县的陕西省波尔羊良种繁育中心,彩球高悬,乐声阵阵,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气氛。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主要领导约60人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雕塑落成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