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教育   9597篇
科学研究   2802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690篇
综合类   496篇
文化理论   65篇
信息传播   312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1140篇
  2013年   1004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302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957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1389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764篇
  2003年   710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管理对策 电子商务代表了一种崭新的交易方式,新世纪的商业运作模式,在我国将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分析我国目前国情,无论是政府部门、银行、企业,还是消费者、用户,都应清楚认识到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然要做好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要结合国情,结合传统商务,突出“控制与效率,成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2.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知识产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在为教学、科研等活动开展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会涉及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问题。笔者就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14.
对省级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探索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以S—O—R理论为逻辑框架,整合ECM—ISC和D&M理论模型,同时引入沉浸体验变量,建立研究模型。通过问卷对“江苏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进行持续使用意愿调查,再利用SPSS 26.0和AMOS 26.0软件对模型中所含变量与假设进行验证。用户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省级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期望确认度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沉浸体验,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服务质量显著影响期望确认度,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沉浸体验;信息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和沉浸体验的影响未能通过验证。  相似文献   
115.
对于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工作的流动青年,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建立起与流入地的心理连接,关乎个体在新城市的融入程度与生活状况,进而塑造了个体的"地方感"。既有研究表明,媒介使用会影响个体的地方归属与认同。本研究以379名流动青年为被试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当代流动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流入地地方感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青年的微信使用能够正向预测该群体对流入地的地方感;引入社会资本变量后发现,桥接型社会资本与黏合型社会资本是微信使用与地方感构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此结论揭示了媒介使用在地方感构建中的意义,并突出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路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6.
117.
随着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用户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捕捉知识信息,分析观看非遗短视频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非遗短视频的推广与传播。非遗短视频用户特性与其他媒介用户有所区别,短视频用户黏性较强,用户求知欲旺盛。基于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用户,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获取原始资料,并进行深度访谈获取真实有效信息,运用质性研究的方式进行编码处理,不断比较所形成的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非遗短视频用户行为影响因素及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用户使用行为受到知识期望、价值需求、社交需求、个人提升需求、网络氛围的共同影响,并从用户的角度进行探讨非遗类短视频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18.
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只明确规定了未经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使用奥标的内容,却未规定非奥标权利人出于非商业目的合理使用奥标的标准,这势必会造成奥标保护和非奥标权利人需求之间的矛盾。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既往相比奥标的推广力度变得更大,途径也更加多元,因此明确非奥标权利人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奥标变得十分重要。通过考察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历届奥运主办国关于奥标保护的相关立法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在对奥标严格保护的同时也允许非奥标权利人在合理范围自由使用奥标并且为之设定了具体标准。借鉴域外立法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将《奥林匹克宪章》最新规定转化为国内法,灵活运用《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规定,明确划定奥标合理使用的类型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9.
向阳洁 《编辑学报》2008,20(6):488-488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调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笔者翻阅了数十种科技期刊,发现数理公式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很混乱.  相似文献   
120.
促进中国科技文献信息开放存取的法律与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文献信息的开放存取涉及很多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实现开放存取,需要减少法规的限制并寻求法律的保护。作者建议,修订著作权法有关条款,把合理使用的范围扩大到非商业利用;制定与实施中国特色的出版物法定送存制度;制定和实施国家许可制度;建立防止信息垄断的机制;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维系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信息公共获取的平衡,为开放存取的发展争取更大的制度空间,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