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5555篇
科学研究   30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209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539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国际组织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应是一个具有独立国际法律人格的国际组织,其宗旨和原则皆围绕促进东北亚能源合作、维持东北亚能源安全这一目标展开.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构建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以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为基础构建东北亚能源合作法律新秩序理应成为东北亚各国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82.
科学哲学中的社会学转向肇始于库恩,表现为从社会学的维度来建立科学划界标准、理论选择标准、真理观和科学发展图景等方面.库恩以此来反对传统科学哲学以逻辑和经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并开启了科学哲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3.
在园本教研中倡导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是幼儿园教研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当前园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文化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对C市504名幼儿园教师和教研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幼儿园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已形成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的教师共同体文化,且整体表现良好,不同等级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教研主体构成多元化,幼儿园教师是第一主体,教研专家介入较少;教师共同体精神文化表现最明显,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必然因素;教研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性关系,教研争鸣具有积极效应,表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行为文化,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已建立多元化教研制度,教研权有所下放,"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共同体制度文化在不同地区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共同体物质文化有差异,但都普遍重视教研空间与时间条件的创设和支持。在园本教研中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既要有正向的教研共同愿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鼓励积极的对话协商;又要下放并赋予教师教研权,实现多元化教研评价,吸引教研专家弹性介入。  相似文献   
84.
韩宏飚 《学苑教育》2019,(11):89-89
"小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的学习组织。在美术教学中,秉持"牧式理念",建设小组学习共同体,要合理分工、加强建设、科学评价。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5.
"学校在风雨飘摇之中",风雨飘摇之中的学校呼唤重建.因此,创建学习共同体或合作型学习组织已成为国际教育学界的共同愿景,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组织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创建合作型学习组织提供了基础.基于国内外有关合作型学校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对话型学校文化;要做"领导者",不做"管理者";创建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86.
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主讲式的课堂授课形式。学习共同体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缔结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共同体来完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机制是一种主动建构、信息加工的过程,即:"1.输入信息、注意保持、认知观念;2.加工信息、内化知识、建构系统;3.改组经验、解决问题、生成能力"。学习共同体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分享、获得知识、生成能力。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功能,会促进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87.
文章试图以学习共同体为视角,构建职前英语教师听评课模式,以期提高其听评课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认为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集体备课—去个人化实践—评课互动与反思对话—改进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构建学习共同体听评课模式,能够改变教研态度,强调教师合作,提倡反思对话,扮演多元角色,提升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88.
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是习近平主席于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习近平的讲话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我们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并非仅是对青少年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公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面对"兼职"教师占多数的现状,建设专业发展共同体是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设计鼓励性制度规则,为热爱德育的教师搭建展示与发展平台;从区域、学片、学校三个层面,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开展教科研、人际学科交流和校本教研等务实的研训活动,促进教师共研共思,逐渐建立起"专职、专任"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0.
刘雪飞  骆徽 《高教探索》2007,(4):126-128
本文探讨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克姆的关于社会连结的理论——“有机团结”理论,运用这一理论的社会学洞察力分析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中需要注意的两个维度——专业发展的维度和关系连结的维度,并进一步考量了实现教师专业共同体“有机团结”的路径,以期从社会学角度对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和谐发展做出另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