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弗洛伊德思想,尤其是其核心内容人格理论对心理学美学有着一定的启迪和影响作用。文章将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美感的研究置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结构体系中,解构其二重性的特征,从而为美感研究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2.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其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以及人格发展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63.
婴宁是《聊斋志异》中性格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文章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婴宁性格形象的复杂性,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在婴宁身上的表现来解释婴宁的行为。  相似文献   
64.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对人的潜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这个前提下,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对人类的学习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以及“学生中心教育”等观点对我国的素质教育有一定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5.
鉴于西方人格理论夹带有数量可观的术语混用,同中国大众的习惯性观念明显地不相容,故有必要提出人社会科学术语“本土化”的问题。人格理论需要“本土化”,理由有三:任何科学术语特别是常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遵循“习惯性优先原理”;应该重视人社科知识“本土化”的呼声;要使人格理论被亿万大众接受并应用,人格理论“本土化”势在必行。术语“本土化”是现代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并可能引发人格理论研究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66.
67.
《厄舍府的倒塌》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的经典之作之一,小说以恐怖压抑的基调展现了主人公厄舍人格崩塌的全过程。学者们多从该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叙事技巧等方面进行探析,对该作品的象征意义也进行了许多大胆的讨论,本文从荣格的人格理论视角出发,运用阴影、阿尼玛及人格面具理论分析厄舍的心理变化,并提出厄舍对人格中阴影的逃避和恐惧、阿尼玛的错误投射以及人格面具的僵硬和异常是造成厄舍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与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对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论述了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对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并对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及对当前人际交往教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自弗洛伊德创立第一个科学形态的人格理论以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学派林立,理论如云,当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表面看来,似乎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但实质上它们之闻存在着逻辑发展规律。本文从人格理论的形成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着手,力求探讨西方人格理论的逻辑发展规律,并对西方人格理论进行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