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4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部的上庄村,是明朝重臣王国光的故乡,村内现存明、清、民国3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上庄以其独特的古建风格和悠久的文化底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人在关注古上庄恢弘建筑群的同时,更应感受先祖伟大的人格魅力、中庸的处世原则及大胆追求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2.
安徽南部的徽州地区是中国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区域。这些古村落的基本特点大致可概括为:组团的家族性、布局的整体性、民居的艺术性、建筑的历史性和景观的独特性。其保护性开发的主要方向是利用其独特的旅游观赏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并以呈坎村为例作了保护性规划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3.
永嘉,中国的阀门之乡;永嘉,中国乌牛早茶之乡;永嘉,中国田鱼之乡;永嘉,中国拉链之乡;永嘉,中国纽扣之都;红十三军诞生在永嘉;山水鼻祖谢灵运做太守在永嘉;﹃天下第一溪的﹄楠溪江在永嘉;永嘉,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县城,一个商业繁荣的地方。  相似文献   
44.
中国传统的乡村园林与城镇园林相比更具自然性和率直性,具有反璞归真的意义,也更贴近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对传统乡村园林环境进行专题研究,总结其理论精华,在继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村镇园林与人居环境规划的新理论体系,对正确和科学地指导现代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今年6月初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教授和黄山市政协金立民先生打来电话,要我为杨立威先生主编的《徽州大姓》写序。40多年前我一度留意于徽州地方史,前几年到徽州古村落参观。还有目的地去祁门进行极其短暂的家族史田野调查。如今仍有意于继续家族史的研究。对论述宗族史和姓氏学的《徽州大姓》书稿,有个先睹为快的机会,是意外之事,所以很爽利地答应作序.也就不计自身的学识谫陋了。  相似文献   
46.
古村落西递旅游环境质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环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在实地调查和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函调问卷,通过对函调问卷的综合分析,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对古村落西递旅游环境质量做出了评判;结果表明:西递旅游环境质量从整体上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利的旅游环境质量因素制约西递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7.
分析皖南古村落旅游国际化的发展优势,指出其国际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性;市场营销薄弱,缺乏进取性;村落管理不当,缺乏有效性。要加快旅游国际化的步伐,就应该强化“微文化”旅游主题,还要根据细分市场需求,完善旅游产品开发;依照国际化趋势,加强市场营销的力度;按照国际化标准,提高古村落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8.
黄山脚下的古徽州 ,曾因明清时期徽商的兴起而盛极一时 ,至今保存着众多完好的古村落群 ,遍布其中的不计其数、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 ,被世人并称为“三雕”。本文描述了古村落中的三雕艺术及其与社会背景、经济基础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9.
50.
考水古村落系中国“明经胡氏”的发源地,该文根据谱牒与村落乡土调查,通过对明经胡氏(即“李改胡”)由来、村落环境与建筑、人物活动等的解读,例证了传统的聚落不是一种简单的组织和几何拼凑,而是综合了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生活环境,其形象深深地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