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9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教育   141202篇
科学研究   7472篇
各国文化   459篇
体育   2141篇
综合类   5527篇
文化理论   2681篇
信息传播   14635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1677篇
  2022年   1193篇
  2021年   1973篇
  2020年   2299篇
  2019年   2631篇
  2018年   1433篇
  2017年   2406篇
  2016年   2940篇
  2015年   5335篇
  2014年   12993篇
  2013年   11210篇
  2012年   13139篇
  2011年   13633篇
  2010年   11965篇
  2009年   11736篇
  2008年   13237篇
  2007年   10501篇
  2006年   8008篇
  2005年   7695篇
  2004年   7531篇
  2003年   7103篇
  2002年   6311篇
  2001年   5874篇
  2000年   4548篇
  1999年   1353篇
  1998年   932篇
  1997年   780篇
  1996年   570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403篇
  1992年   402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32.
33.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维护民族团结与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结合内地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特点,提出坚持"四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坚持思想育人与心理育人的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的结合,坚持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相似文献   
34.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经过重建与恢复、探索与转型、统一与发展三个时期。重建与恢复时期,实现了科目设置的初步统一。探索与转型时期,教科书的编写和审定工作在转型中规范,教科书质量也在规范中攀升。统一与发展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开始真正走向多维度、多层次的全面统一。  相似文献   
35.
中国儒家“五常”思想承载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品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儒家“五常”思想中汲取精髓,深入挖掘其中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资源,积极将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儒家“五常”思想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在修身立业、财富积累、人际交往、终身学习、信誉至上等观念的培养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观念、思想和文化上与时俱进,实现“三个转变”,设置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6.
37.
思想政治课改革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拓宽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等。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手段、评价方式六个方面探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积极主动参与、适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有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8.
39.
党的十九大具有跨时代的重要影响,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的明天等着他们来携手铸造。虽然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是两种性质的,但是国家在学历上是同等对待的,而且民办高校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民办高校是一股很强的教育力量,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队伍等相对较弱。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应与时俱进探索一种符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0.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无为而治"思想是老子整个道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弹性极佳的管理策略越来越引起许多管理者的注意与重视。本文试从公共管理的用人角度去理解老子"无为而治"思想,通过对公共管理用人原则的探讨,从人才的观念、合理分权、人才激励与人才使用的关系、人才使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用人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等方面来浅析"无为而治"与当代公共管理人本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