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95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5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新书长廊     
《中国图书评论》2012,(8):126-128
电影背后的伤痛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法]斯蒂格勒著/方尔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在无孔不入的电视、电影面前,集体意识体验着相同的时间流,个体的时间被消解,个体意识淹没在集体意识之中,"存在"被打上了问号,由此产生了"存在之痛"的问题。为了摆脱技术霸权,斯蒂格勒认为除了公共权力的积极介入外别无他法。如果让数字技术与其强大的能力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与金融资本主义携手,那就意味着向政治妥协。  相似文献   
92.
大众文化是流行文化,具有一次性性质和消解经典文化的功能;容易钝化人的思维,使思维的空间变得狭隘、平面。在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敏感阶段,尚未建立起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最易成为大众文化的受众。对待这一客观事实,我们要辩证认识,正确对待,积极引导;既帮助学生认识其不良的一面,将负面作用降到最低;又要引导学生接受其健康积极的一面,将正面作用发挥到最高。  相似文献   
93.
从广告的含义和广告的商品性入手,可以阐释广告的文化内涵,并具体了解其作为大众文化的特征、来源及其影响。同时,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语言学、修辞学等角度,亦可了解广告中所具有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9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日益融入全球一体化的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消费时代,特别是大都市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层推进,商品化、工业化和都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整个社会生活日渐凸显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消费社会的各种征兆。商品消费业已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95.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话语在我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快速、广泛的传播着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它的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以大众文化的形式以其巨大的同化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我国大众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作为感知与谋划新事物的先锋,如何把握"商人"与"大众"、"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点,是其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6.
解读武术大众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大众文化视角入手,对武术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把握武术大众文化的内涵,引导当代武术大众文化向合理性方向发展,使之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更好地发挥当代武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97.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类型"最初意指文学"文体",在大众文化研究中则指"遵循各种程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得到创作者、观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的生产模式".本文从分析"类型"概念及其内涵变化入手,梳理"类型研究"如何从文学批评发展成为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研究独特方法的过程,彰显大众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批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8.
大众文化是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兴起,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娱乐性、流行性、个性化等特征来分析中国当下一些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探讨大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9.
进入新世纪后,审丑由边缘化进入了主流文化圈,渗透到生活、艺术等各个方面,审丑的时代已然到来。审美所具有的美学意义也在当前的语境下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反文明、反道德的行为。它背后透漏出来的是当下?大众审美趣味的转向,是对严肃正统的娱乐化,对社会的戏谑,而不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0.
文章根据当今大众文化、娱乐消费的时代背景,提出少林禅武文化的娱乐式传播方式。即相对于传统学校教学师徒传授等正统方式而言,通过大众媒介、有组织的娱乐活动等方式,以娱乐休闲、审美性内容为主的传播方式。其具体传播方式包括以大众媒介为渠道、舞台表演和文化旅游参与体验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