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后现代课程理论是一个包容众多课程理论流派的理论群,它所批判的正是被称之为现代课程理论基石的泰勒原理和行为主义的理论结构。后现代课程理论以教师在课程变革的作用极为关注,认为没有教师参与的课程变革是不可能的。这些理论的分析和阐述集中体现在对技术理性的批判、教学化的分析、微观政治的透视和自我履历的解释之中。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反对把课程变革当作工具行支和技术操作的过程;教学化分析理论主为课程变革应建立一  相似文献   
142.
技术理性与图书馆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泽瑞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7):117-120,69
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在向图书馆学全面渗透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非理性的技术误区及图书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思潮是学科技术理性缺失内在根源的现状,指出我国图书馆学界要树立技术理性观,加强图书馆学前沿技术的研究,注重图书馆学技术的哲学审视,培养创新型的图书馆学技术人才,促使中国图书馆学在符合技术理性的道路上发展。  相似文献   
143.
面向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我们需要类型发展式、系统渐进式和协同共生式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基于类型化发展的定位,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形成以理性复归、体系重构、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三大价值旨归,即:力破“五唯”无主体性思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分类分层、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赋魅于技术理性,打造职业教育评价数字生态圈。由此,以“技术嵌入—技术耦合—技术共生”为逻辑理路,探索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三种形态,包括一体化在线评价平台的初级形态、智慧化多元评价机制的中级形态和内生性增值评价文化的高级形态。未来,推进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需遵循“上下统筹、内外联动、点面结合”的智慧化运行进路,以数字“治理术”破除职业教育评价中的符码崇拜,以智慧“大数据”增强职业教育评价系统的治理韧性,以技术“新秩序”升级对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信任。  相似文献   
144.
145.
新技术在教育中的普遍运用彰显了技术理性之于教育变革的现实成功,很多人在为新技术的运用欢欣鼓舞的同时忽略了教育过度技术化可能带来的伤害和隐忧,本文对校园技术应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由技术过度使用带来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了剖析和梳理,针对由技术理性工具化导致的教育生态失衡现象进行了伦理学层面的反思,并从技术哲学、教育伦理学的角度阐明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实际给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6.
本论文力图对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把其学术思想分为几个阶段:作为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阶段、作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阶段、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批判阶段以及回到美学阶段。在每一阶段中分别介绍了相应时期的学术代表作,以分析相应时期学术思想关键词的方式,管中窥豹,力图呈现马尔库塞整个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7.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认识论如何进一步发展。首先,我们应当从哲学意义上探寻社会认识论的发展方向。社会认识论主要以认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属于哲学范畴;它不同于社会知识论,社会知识论把认识的结果和产物作为研究对象,属于相对具体的社会学范畴。其次,社会认识论应当深入反思当代哲学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既要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又要实现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与世界-人合一思维模式的统一。再次,社会认识论应当进一步坚持和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应当坚持实践性、历史性、科学性、人道性、人文性等基本原则,致力于当代人类文明实践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8.
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突出体现在,受到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对教师教育的立场存在着模糊与误解,执着于技术理性取向的教师教育观,而忽视了教师教育所应具有的“博雅”传统.博雅精神的教师教育更关注作为“人”的教育者,要想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必然置放在“幸福”、“自由”、“德性”这一本质意义来理解儿童,理解教育.因此,任何有助于养成儿童之为完全人格、幸福人生、自主意识、德性伦理等方面的熏陶与涵养的功夫均是教师教育必然要考虑的内容.迈向博雅精神新时代的教师教育主要有三层境界,即意识境界、德性境界和心灵境界.意识境界追寻的是成为教育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民主教育精神,德性境界寻绎的是教育者的“内心之修养,穷神之知化”的人文伦理精神,心灵境界上达的则是教育者的“大全之所悟,天地之参化”的人生幸福精神.  相似文献   
149.
提出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问题,既出自对近代、现代教育中出现的流弊与恶果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当代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的积极回应。近、现代以来,科学至上、技术理性的泛滥,使人们的生存体验、审美感受以及人性和良知受到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0.
现代化本身具有其深层内涵,即化转型,它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用现代工业明的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启蒙和塑造中国人以构成现代化主体,这是中国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同时它又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化建构的框架内涵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