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35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海新文学是伴随着青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发生发展的。在迄今近8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从边缘化的地区性写作逐步汇入中国新文学主潮并努力营造自身品格的流变过程。映衬着独特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的青海新文学,以对“自然与人”主题的关注和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守望构成了其鲜明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2.
石强 《兰台世界》2016,(16):102-106
欧化文学观念的广泛传播及文学史体例的引入,使得中国学者开始写作符合西方文学概念之下的文学史。以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为研究案例,分析《诗经》在"文学史"视野下的全新定位。《诗经》的文学再评价,代表了晚清民国以来,经学在面对西化文学的转变与消解,同时其中亦蕴含了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53.
新文学开拓者群体,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群落。开放意识、“立人”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其现代意识的三种表现形态。开放意识,主要由危机感和吸纳要求两个连续发生的思想构成。“立人”意识,首先是张扬自我和个性,其次是努力成为“世界民”,挤入“世界人”的行列。创新意识,表现为强烈的破旧立新的精神,落实为变革旧中国和构建新文学的实际行为。这种现代意识,既是新文学活动家、创作家倡导、建设新文学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又在他们创建新文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升华,进而支配着新文学开拓者们更加意气风发地开展新文学活动和新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54.
本在事实性探究层面,就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学课程的产生发展状况进行了历史的回顾梳理,把新中国成立前概括为“为了新学的选修课阶段”.之后到改革开放前概括为“革命史化的必修课阶段”,并对各阶段的特点分别作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55.
李平 《当代电大》2004,(4):11-14
绪论1)思想革命的产生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的关系。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外来形式的民族化。传统形式的现代化。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3)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发生期:1917- 192 0年。发展第一期:192 1- 192 7年。发展第二期:192 8- 1937年7月。发展第三期:1937年7月- 194 9年。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从思想革命到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开始:《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2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胡适简况。胡适的新文学观…  相似文献   
56.
中国新文学发生前后,曾朴一方面广泛涉猎世界进步文学.一方面对新文学的出现大加褒评.同时强调新文学要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其创造力,提出以真、美、善为“文学的标准”。期间.曾朴还创办《真美善》杂志,并创作了长篇系列小说《鲁男子》,对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曾朴晚年弃旧图新的文学行为.显示了新文学对近代文化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7.
程继红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1):52-55,63
本文立足于王国维先生观念中的近世哲学精神,围绕其南北两大文化系统的理论,突出他提出的屈原“欧穆亚”人生观与《楚辞》创作之关系,再联系其微观考证方面的巨大成就,全面介绍了王国维先生在《楚辞》学术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相似文献   
58.
59.
秋瑾文体的变革对中国近代新文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秋瑾,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奠定了基础。她的有关文学革新理论与实践在整个近代新文学的革新潮流中有着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具体探析秋瑾文学创作的革新成就,揭示其语言和体式通俗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向,可以还原秋瑾文学创作的完整风貌,并分析出其对中国近代新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60.
论“五四”新文学观念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把“五四”多元的文学观念概括为决定论、功利论、审美论、表现论和白话文学等五大文学观念,根据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批评家观察文学的相位及相位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分析了“五四”新文学观念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论述了“五四”诸文学观念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联系。最后,文章超越“五四”文学观念本身,引出了观察文学现象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