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3334篇
科学研究   557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89篇
综合类   169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研究了影响凹透镜成像而产生会聚作用的几种因素,如介质折射率、透镜球面曲率半径等;给出了薄凹透镜发散/会来临界角;辅助透镜临界距与两透镜焦距、两透镜距离的关系,从而澄清了凹透镜不能会聚产生实像的概念及产生实像的实质。  相似文献   
72.
冷轧纯铝板在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织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单向冷轧的纯铝板在140℃,200℃,300℃,380℃退火,用X射线衍射相分析,研究冷轧纯铝板在退火前和各温度退火后的织构,结果表明,在140-300℃的中低温退火后,板中的形变强织构被削弱,产生新的退火织构;在380℃的高温退火后,板中的形变强织构被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3.
"感"是一个关于人类的文学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发生的概念,它是一切艺术的产生之源。这一理论的形成基于古老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感"是感应,它是一种自然和自由的感发现象,是一种瞬间的直觉体验。《乐记》最早明确提出感,其本原意义是人心与自然万的感应。这种感应是交互的、双向的,感人,人亦感。先秦的感美学,无论是感应自然风还是感应社会人事,都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两汉的感美学受元气自然论和神学自然观的影响,强化了先秦以来的自然、自由的感应特质,其内在理论精华仍是天人合一,或者说它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派生。先秦两汉的感主流是感事、感时,注重言志、教化。那时,自然风并没有独立,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但是,它在中国古典感美学的发展中意义也是重大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4.
技术哲学的荷兰学派关于人工的结构与功能说中遇到了难以回避"逻辑鸿沟"问题,因而转向人工的"实践-伦理"研究。由此涉及人工具有高度的社会情境依赖性,这是由于人工社会性地存在和生成于社会情境网络之中,并主要表现为设计与使用、生产与扩散四种具体的社会情境,进而呈现出"人工-人-社会情境"共生演化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75.
高(大)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了高(大)分子──稀土配合在发光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及发光原理.指出了该类配合在农用发光材料、防伪材料、荧光及彩色显示、温敏发光、导电发光、压致发光以及在生、医学、聚合结构形态、分子间(内)能量传递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6.
从CO分子及过渡金属元素的结构入手,讨论了稳定的羰基配合的形成及其成键特征。  相似文献   
77.
"物哀"与"物感"--中日审美范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哀"观表明日本审美观念与直观感受、感性认识相关联,重视人的感情态度,突出悲哀之情。"感"观表明中国审美观念与哲理思考、理性意识相关联,注重情理统一。"哀"受"感"的影响甚大。二者的共同点是事形象与内在感情的交融,象触发情感,情感移注于象,达乎情景融汇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78.
79.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夹叙夹议、托言志"之类的知识术语,学生学语文也只是掌握这些死板僵化的语文知识,于是,这些知识最终成为一种思维的标签被学生机械而生硬地运用着。  相似文献   
80.
李杰 《广东教育》2020,(5):35-37
遗传类题目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往往都作为高考生卷的压轴题,相比其他题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通过近4年全国Ι卷和Ⅱ卷的分析(表1)可以发现几个特点:(1)遗传基本规律本质及其应用是这类题目的核心考点;(2)实验设计题目是常考题型;(3)素材方面果蝇为题材高频出现;(4)基因连锁、纯合致死、ZW性别决定、从性遗传等内容有所涉及.鉴于此精心准备了相关题目,希望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提升大家综合运用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