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教育   6728篇
科学研究   1121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1027篇
综合类   523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289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728篇
  2012年   1027篇
  2011年   1036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1117篇
  2007年   844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冠 《电子出版》2001,(3):48-51
计算机图形图像艺术作品的创作数量和水平不但反映一个国家计算机图形图象学的应用水平.也是一个国家计算机艺术学学科水平最重要和最终的评价指标之一。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图形图象学与艺术学研究室陈冠先生经过多年默默无闻的潜心攻关创作.成果丰硕. 1999年至今不断发表计算机图形图象与艺术经典作品.仅全彩色大型 (A4)计算机二维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已累积发表29幅,其中有11幅由国家核心刊物《中国图形图象学报》刊登.部分计算机图形图像艺术作品水平已达到美国同类作品的水平:《中国图形图象学报》和本刊特别设立“电脑艺术”专栏,连续刊发其论文和作品。这在国内计算机艺术学学科领域独一无二。 本文明确指出:位图图像编辑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合成创作的复杂和艺术效果远远超过任何传统合成特技的最高水平。软件图像合成的边缘处理天衣无缝。本研究范例创造性地将位图编辑软件多层任意形状复杂图像合成的潜力发挥到极限.图像合成及边缘处理达到完美程度。目前未见国内学术界发表同类论文。  相似文献   
32.
书法欣赏与美的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书法欣赏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在审视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用笔,由书作的意象,而联想到生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从而领会出作品的美。因此,书法欣赏的过程,是观赏者的“美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33.
构成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设计学科的基础设计教学中,是以认知、体验、创造为核心的新的设计教学方法。它在认知中研究如何创造形象.以及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需要掌握现代艺术设计在视觉传达上所表现出的基本特性,还要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对培养学生在设计艺术形态和美学规律的探索中如何把握先进的与时俱进的艺术形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反应时作为客观的心理指标,已被广泛地运用到认知心理学和视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当中.反应时实验方法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实验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更新.现代多视野速示器与计算机的结合,是当前反应时研究的一种新技术.本文既介绍了反应时实验研究的方法,又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叙述了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三视野速示器反应时(RT)进行自动记录的设计,并简要介绍了这种类型速示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举例说明了如何使用这套系统进行相应的心理学的实验.  相似文献   
35.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21世纪服装设计大赛上,来自中国选手尤珈设计的作品“青鸟”一举夺魁。在谈及她获奖的原因时说过,如果这件作品有所得意的话,那是在对民族传统图案的成功运用。从她自信的言语和作品中可看出,她所运用的图案正是通过创意处理过的中国民族传统图案——孔雀羽纹。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装饰手法将孔雀羽毛纹样同紧身鱼尾晚礼服柔和的轮廓线相互呼应,以浑然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将视觉与本体感觉的反馈信息控制应用于横马分腿腾越动作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视觉、本体感觉等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控,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视觉与本体感觉的反馈信息控制能有效地诱导学生“寻找”完成规定动作所必须的肌肉本体感觉,加速建立正确的运动动力定型,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8.
从杂家到编辑艺术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象化比拟的角度探讨编辑社会角色的演化,多闻于耳而少见于书面,我国较早或较系统涉及这一问题者当数张如法及其<编辑社会学>①,该书提出的有:"把关人"、"精神生产设计、规划与组织者"、"信息搜集与研究专家"、"社会活动家"、"园丁"、"受众的代言人"、"导演"、"杂家"、"文字加工大师"、"助产士"等比拟.其余,包括笔者,曾有过个例角色的分析论述②,而贴近于当代者尚未见有系统论述.本文从古今中外编辑角色的演化入手,侧重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变化,作了分析和批评,从而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9.
40.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 :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 ,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 ,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 ,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 ,但未必在质量上 )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