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981篇
科学研究   454篇
各国文化   82篇
体育   246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49篇
信息传播   14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代传播》2003,(3):86-86
伊拉克战争是当前举世关注的焦点。媒体编辑处理相关新闻报道,既要分清信息来源,尊重客观事实,也要理解我国政府在这一重大问题上的政策、态度,表现出应有的鲜明立场。浏览一下部分报纸在开战后头3天的报道,各有千秋,大都得体,但也有省会个别报纸对某些重大稿件的处理,对某些重要标题的制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论述了军校教育培养学员非智力因素的意义,并结合军事体育教学对学员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优势,提出了培养的基本途径,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当道教武术是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由武当山地区远古猿人狩猎搏斗技能、冷兵器战争搏击技能所形成的武当山技击武术的生存需要,与武当道教宗教法式活动等的需要而产生、形成的一个受武当山社会环境影响、寓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武术派系.  相似文献   
15.
十名科索沃教师在日内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教育局(IBE)总部度过了一周。他们希望这段经历能帮助他们在科索沃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中国新闻周刊》2001,(12):80-81
网络战争 张召忠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近两年来红得发紫的国防问题专家张召忠的新作,首版两万册上市一个月后,即再加印两万。未来的战争怎么打? 网络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作者认为未来的  相似文献   
17.
自10月8日凌晨美国向阿富汗实施空中打击,至10月11日已经整整4天过去了,在这4天中除了紧张备战的美国、迎战的阿富汗、密切观注局势进展的各国政府,最忙的恐怕要数拼抢新闻的媒体了,从网络到通讯社、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在密切关注形势,迅速做出反应:战争的开始时间、空袭规模、导弹战机的性能、各国的态度、塔利班的反应、拉登的录像、伤亡情况、空袭的利弊、胜算几何等等,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初,苏联有首歌曲《鹤群》,被誉为在卫国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安魂曲。歌词大意是:有时候我总觉得那些军人,没有归来,从流血的战场。他们并不是埋在我们的大地,他们已变成白鹤飞翔。他们从遥远的战争年代飞来,把声声呼唤送来耳旁,呼唤你们,那往事不能忘。  相似文献   
19.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战争诗,是秦国士兵抵御外族侵略的军歌(一说是秦国帮助周王抵抗外族侵略的军歌)。全诗充满爱国情感,表现了士兵们英勇抗敌的精神和激越豪迈的气概。《诗经》中的战争诗,除了叙写战争之外,还有的表现征人的厌战及怨恨情绪(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有的描写思妇怀远(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有的表现征战及繁重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如《邶风·式微》《魏风·陟岵》)。为什么《无衣》会表现出与以上诗歌不同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军事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实践中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广泛地渗透于现今的外交、商业、管理等领域,并指导着它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