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7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教育   16748篇
科学研究   3667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1066篇
综合类   831篇
文化理论   91篇
信息传播   5672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938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858篇
  2019年   886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841篇
  2016年   1054篇
  2015年   1799篇
  2014年   3337篇
  2013年   2291篇
  2012年   2325篇
  2011年   2138篇
  2010年   1729篇
  2009年   1531篇
  2008年   1539篇
  2007年   1202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61.
[目的/意义]信息茧房现象的存在,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具有一定影响,不利于用户对知识的学习与汲取。为探究信息茧房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的影响,以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茧房效应下影响移动知识服务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突破信息茧房、完善现有移动知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信息茧房的主要成因为研究变量,构建信息茧房效应下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的影响因素初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特质(如心理动因和个人素养)、服务平台(如算法推荐技术)、信息内容(如内容权威性和有用性)和移动环境这4个方面均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产生影响。其中,用户特质对移动知识服务使用的影响最大;服务平台对移动知识服务使用也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信息内容与移动环境也对移动知识服务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2.
在北京冬奥会转播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依托“5G+4K/8K+AI”战略引领,实现重大体育赛事报道话语体系、内容生产、传播场景等多方面的大幅跃升。通过技术创新开创重大体育赛事转播内容生产新样态,通过语态迭代的短视频、互动类新媒体产品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充分发挥视音频制作优势全力支持开闭幕式及比赛现场的视觉呈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冬奥会转播报道中的成功经验,也对主流媒体不断探索以创新技术为引领的融合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在社交网络中,以用户群体作为服务对象来进行个性化推荐服务,能有效提升推荐效率。已有的研究在进行群推荐时大多仅考虑用户群体的整体兴趣,忽视了群体中用户间的相互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力传播的社交网络群推荐方法,综合考虑用户自身兴趣与其受核心用户影响而产生的兴趣来进行社交网络群推荐服务。以微博“超话”上的数据为例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从研究结果来看,加入对影响力传播的考量能显著提升群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64.
O2O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一些高校图书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入了O2O服务,并经过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是最早实现O2O服务的高校馆之一。文章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O2O服务平台3年的读者使用数据为基础,对各个功能模块的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实例对比,并针对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混合学习逐渐成为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新常态,其学习体验呈现独特的跨情境变化规律。然而,传统自我报告方法很难捕获这种波动。据此,研究依托多主体交互的混合学习场景,采用经验取样法、传统自我报告法,以H高校两个班144名职前教师为研究样本,对混合学习中个体的学习环境感知、投入的状态(情境投入)与特质(整体投入)进行纵向数据采集,并采用描述性统计、时序分析、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索学习环境感知及投入的波动规律。研究发现:(1)关于自由度及负担的感知,与后测(整体感知)相比,课前线上学习自由度偏低、课业负担偏重;(2)关于同伴交互的感知,与课前线上感知相比,课中线下组内交互感知偏低、组间交互偏高;(3)关于行为及认知投入,与课前线上投入相比,课中线下行为投入偏低、认知投入偏高。最后,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优化个体混合学习体验、促进个体的深层次投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6.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之道,是劳动人民在四季更替、五谷轮回中积累的智慧。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称冬节、亚岁等,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民间还有吃饺子、吃冬至汤圆、吃冬节丸、捏冻耳朵的节令习俗。将这一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资源,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整体感知、了解苏州地区的冬至习俗,感受吴文化中的“烟火气”,也能加深孩子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增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67.
作为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失调综合征,母亲养育倦怠可能会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636名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母亲养育倦怠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养育倦怠显著负向预测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感知协同支持是母亲养育倦怠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中介变量;母亲的正念养育调节感知协同支持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家庭、幼儿园及社会应构建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新格局,通过遵循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规律,为母亲提供心理支持,发挥正念养育的积极作用来缓冲其养育倦怠水平,为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68.
唐玉璟 《今传媒》2022,30(2):9-11
本文对新闻移动客户端的智能语音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智能语音发展的特点,发现新闻移动客户端存在智能生态不完善、场景不够贴合用户需求、语义模糊和缺乏"温度"的问题,进而提出当前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功能完善措施,以期对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促进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69.
李珊 《东南传播》2022,(2):26-29
青年群体异质性的媒介实践受到现代社会时间感知的影响,“现时化”的时间感知外化为消极的媒介依赖,“当代性”的时间感知外化为积极的媒介创作。不同的时间感知则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叙事建构是中介或者连接两者的方式,但是周围世界经过二进制媒介的储存和传输却造成了记忆的“不遗忘”和经验的“不持续”,使得叙事不能得以建构,继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实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存在者显现,存在者则通过时间性存在。对于时间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凝思生命”的姿态去保存时间,通过“时机的复活”与未来对话,这也是本文从物质性视角观照媒介实践的意图,揭示人与媒介、非物质与物质的共存和对话。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