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1738-1801年说:"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1]在当今这个社会、经济、文化密切互动的时代,在这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时代,在这个我国图书馆事业进一步追求发展的时代,社会正呼唤着每个图书馆都应有一部自己的馆史!  相似文献   
92.
有关读写的学问,前人有两种影响很大的说法流传至今,已成为语文界的常识.一是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来的,叫"才""学""识".一般拿它来指称读写的智能结构.析言有别,浑言则同,我们现在还常说"才学""学识""才识".二是清代桐城派姚鼐倡导的,叫"义理""考据""辞章",它为我们揭示了读写操作的程序.两种说法有没有联系呢?在前人纷乱又不免自相矛盾的说法中,我最欣赏清人章学诚的说法.  相似文献   
93.
文史通义注,叶长青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35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检叶瑛《校注》,与叶长青"援引从同"之处,数量极大。又书中确有采用叶长青之说并加以标明的,然全书仅有12次;书末《引用书目》列出"所据参校诸本"、"近人著述"等300种著述中,并无叶长青《文史通义注》一书,似乎叶注之于《校注》无关轻重。叶长青的注文既有不少误排,甚至有注错之处,叶瑛的校注也都相同,并且仍未标明与叶长青有关,这些错讹的文字恰可暴露出叶瑛的抄袭问题。  相似文献   
94.
章学诚与清代史学新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之一.他用毕生心血结撰成博大精深的<文史通义>,以"六经皆史"为纲,以"史学经世"为宗旨,对清朝乾嘉时期盛行的考据学风进行了尖锐、全面的批判;在批判中建构了以"史学经世"为指归的新史学体系;<文史通义>及其编修的方志是他史学理论的生动实践;深悉社会现实、承继浙东史学、明辨器道关系是他史学勇气和史学理论产生的三大根源.  相似文献   
95.
章学诚与刘知幾、謎裕峁呈费е笃缆奂遥段氖吠ㄒ濉酚搿妒吠ā贰ⅰ锻ㄖ咀苄颉芬嘤ξ呈菲乐H酥校踔獛资卓艘澹i怎嗉讨卵С显虻钅┳芙帷8饔胁恍啵缘妹遥峁费非啊⒅小⒑笃谧吭街怼F渲窝А⑿郧榧笆贝秤鲆嘤芯笾嗨拼Γ疚牡痛舜致跃倮约耸菲牢耙抵骺凸垡蛩亍  相似文献   
96.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在史文关系、史学批评原则与方法、史家自身修养上的总结达到了史学理论的共通面向,尤其是双方在秉笔直书、辨证史义、论世知人等方面的史学批评理论的互补与融合,为后世史学、史学理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同时,二人关于"史学三长"到"史德"概念的发展衍变及对史家自身"天职"问题的探讨,不仅为史家自身批评素养理论提供了准绳,更是为后世史家不断反思和提高自身修养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7.
叶淑如 《科教文汇》2011,(20):72-74
章学诚,作为一名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他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史学理论:作为一名杰出的方志学家,他不仅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方志理论.同时也修著了不少地方志著作。章学诚将吏学理论与方志修著实践相结合,首创了“方志学”。本文将从章学诚方志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探讨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同时,通过对章学诚方志学和史学理论的探讨.总结章学诚在史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98.
99.
方志与谱系同是地方性重要史料,两者同源于两千年前.但方志至清章学诚时,已提出"方志十议",建立系统的学问而成方志学.但谱系直至现今,仍未能独立发展成一系统的学问.主要因为:"方志"是政府协助修纂,自宋元以后,政府主动修纂一统志.  相似文献   
100.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乾嘉年间的历史学家和方志学家.他一生潜心于史学的研究、地方志的编修与方志学的研究.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毫州志>、<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等.这些著述中蕴含了丰富的档案学思想,可以说章学诚的档案学思想是其史学思想和方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局限以及学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章学诚对档案学的诸多论述还仅仅是一种主张,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但是他对档案学的系统论述及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无不对我们今天的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