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教育   2675篇
科学研究   46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104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3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唐宁 《语文知识》2014,(7):75-76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萧红的散文代表作。文章看似随手写来,但细细品味,则会发现作者独具匠心。平淡的文笔蕴含了深邃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许多解读文章都注意到了本文的线索以及对比的写作手法。笔者认为沿着线索,利用对比,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在逐渐变化:从欣喜、悲愤到绝望。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笔触一同去感受她深沉的情感吧。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白天的中央大街、院内、夜晚的中央大街三个场景。其中体现的“春意”由自然界到社会。第一节中“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第六节中“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最后一节“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这三句话作为文章的线索对应文题中的“春意”。我们不妨顺着这个线索跟着作者去寻找、感受春意,从而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当春天初到哈尔滨时,“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作者感受到了,也客观地承认了。天空的云彩、街道上的暖风,人们的笑声、打招呼声……作者感到喜悦,不禁做起了“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把自己陷进去”“春在歌唱”……作者完全陶醉在这一片春光中。  相似文献   
982.
写作如同熬汤,方法重要,可以借鉴汤料制作,巧妙加入“一滴香”,使作文美起来。  相似文献   
983.
改版后的新浪网国内新闻栏目在网页上左区域的图片下方,设置了“24小时新闻排行榜”.依据新闻的重要性,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在网页上中区域的头条新闻下,别依据新闻报道的时间顺序.由上至下排列。这样既能够满足最新的新闻及时报道.又不会淹没“旧”一些的重要新闻.较好地平衡了不同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84.
1月28日午休时,笔者在网上看《新京报》的“评论”板块,竟然发现重稿:“综合评论”刊出题为《利息税早该调整了》的文章,署名“易宪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经济评论”刊出题为《利息税早就该调整了》的文章,署名也是“易宪容”。  相似文献   
985.
如今章的署名也成问题了,原因何在?人民日报名专栏“人民论坛”2月18日登载了作蔡朝阳撰写的《“署名”为何成问题?》一,从署名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四种表现、原因何在、如何认识和纠正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评述。  相似文献   
986.
邓劲松  蒋宏 《新闻界》2006,(2):93-94,92
博客,其英文为Blog,即是Web Log(网络日志),源于1998年美国,流行于2000年,2002年被引入中国。《市场术语》对博客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987.
关于投掷最后用力中用力顺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投掷界对最后用力阶段的用力顺序看法比较一致,认为用力的顺序是自下而上,即腿一髋一躯干(腰、胸)一臂一手。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正确的用力顺序是髋先发力,然后再向上向下同时发展。在髋动之初,腿的作用仅是一种被动的支撑,其主动用力应在髋动之后。不同认识的用力顺序与最后用力阶段的划分有关,单支撑和双支撑的最后用力阶段分别是不同认识的缘由。双支撑的最后用力是正确用力顺序的基础。用力顺序中的“用力”是一种人为的用力过程,而不是被动过程,是人的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排除了腿的先动,否定了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在双支撑状态下的最后用力中强调髋的先动和加强髋周围肌群的力量将有助于投掷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8.
989.
对初学者来说,根据运动机能迁移规律,已掌握了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在足球教学实践中,脚内侧踢球与正脚背踢球,哪一个动作先学一直是讨论着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三所高校足球普、专修课的调查统计,表明脚内侧踢球的技术难度大于正脚背踢球。因此,对初学者应该先教正脚背后教脚内侧.  相似文献   
990.
也谈投掷最后用力的用力顺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献中对田径投掷项目最后用力动作界定不清,是导致人们对最后用力动作的用力顺序持不同看法的主要原因;分析“自下而上”、“自中而下再上”和“自中同时向上向下”三种说法,认为后者更合乎人体整体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