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原文“在缓冲阶段,人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速度最大”等5个问题,提出不同看法,旨为探讨跑的原理,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们读贵刊今年第3期《利用“斜坡”对学生进行短跑教学的两点尝试》一文后,不由得为试图尝试工作的老师捏一把汗,更为学生的安全感到深深的不安。原因出自该文的这段话:“由于向下冲斜坡时,身体的重心投影点接近着地点或在着地点之前……”大家知道,在短跑训练中通常是有脚的着地点适当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的要求,以达到缩短缓冲阶段时间的作用。但不能说脚的着地点越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就越合理。因为人的肌肉的收缩需要有一个过程,肌肉在缩短之前需要一个时间的准备。如果脚正好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处着地,此时阻力是没有了,但支撑腿的肌肉也…  相似文献   
3.
通过美国著名的短跑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的途中跑动作分析认为 ,摆动腿的快速下压动作是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快速有力的下压不仅使步频提高 ,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支撑效果。另外 ,他不惜借助于上体直立甚至后仰弥补大腿前摆能力的先天不足 ,也使他的途中跑具有了鲜明的动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将其完全归咎于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不妥当的。各种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都有存在的原因和理由,过分强调或排斥一种教学指导思想都是不对的。大学生心肺功能的下降主要不是宣传力度的不够,而是缺乏对开展健身性长跑足够的认识和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投掷最后用力中用力顺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投掷界对最后用力阶段的用力顺序看法比较一致,认为用力的顺序是自下而上,即腿一髋一躯干(腰、胸)一臂一手。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正确的用力顺序是髋先发力,然后再向上向下同时发展。在髋动之初,腿的作用仅是一种被动的支撑,其主动用力应在髋动之后。不同认识的用力顺序与最后用力阶段的划分有关,单支撑和双支撑的最后用力阶段分别是不同认识的缘由。双支撑的最后用力是正确用力顺序的基础。用力顺序中的“用力”是一种人为的用力过程,而不是被动过程,是人的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排除了腿的先动,否定了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在双支撑状态下的最后用力中强调髋的先动和加强髋周围肌群的力量将有助于投掷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尽管国际田联已宣布取消万米和万米以下距离比赛的手计时世界记录,并规定大型国际比赛一律采用电计时,但目前仍有许多国家同时保留电计时和手计时两种纪录和计时方法。我国是同时保留两种计时方法和纪录的国家之一,尤其省、地、市乃至更基层的体育比赛,仍普遍采用手计时方法。这种状况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今天来探讨这个问题。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国家教委下达了在全国51所部属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决定。各省(市)教委也对本省(市)高校进行了相应的部署。我省至今已有9所院校相继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其实许多院校在这之前已经走出了吸收体育尖子这一步。与此同时,许许多多有关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可行性文章出现在各种刊物和体育理论报告会上。高校办的高水平运动队还被列为我国训练体制  相似文献   
8.
摆臂动作在途中跑中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当我们学习《短跑运动员摆臂动作的运动学分析》一文时发现手臂在异侧支撑腿的支撑时期出现了角速度和长度有变化现象。而这一现象又给我们进一步揭示跑的原理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腿在体前活动的幅度和力度对短跑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喆夫  何礼 《体育学刊》2003,10(6):120-122
在短跑途中跑中,前蹬动作既有制动(维持人体动态平衡)作用,又有后蹬前的储能作用。所以,前蹬动作的质量在短跑中至关重要。在短跑训练中要重视腿在体前的活动状态,即加大腿在体前活动的幅度和力度有助于缩短前蹬时间,减小制动冲量;同时提高了后蹬时的所需能力而双赢。  相似文献   
10.
提高爬泳技术应重视爬泳双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相互作用有三:一是划水臂随身体的自然转动向前向外伸肩动作,会减小由另一臂空中移动时所造成的上体错误的左右摆动;二是在中长距离中,注意一手臂人水后的前伸动作,可增大划水距离,还有助于另一臂的推水效果;三是一臂的空中移动速度和人水速度的提高有助于另一臂划水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