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8366篇
科学研究   669篇
各国文化   263篇
体育   473篇
综合类   405篇
文化理论   270篇
信息传播   21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891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1333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760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救灾行动普遍持赞赏态度,很多平时对中国抱有偏见的西方媒体,在这次地震报道中,也给中国打了高分。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泰晤士报、路透社、CNN、BBC等一大批西方媒体,不仅纷纷发表文章,给予大量积极正面的报道,还赞扬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工作积极有效,信息报道公开透明。有些媒体甚至惊叹,就效率和速度而言,  相似文献   
62.
西方新闻媒体一贯声称客观公正是它们处理新闻事件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与政府严格管制新闻媒体斗争的过程中,西方媒体还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过程中,为自己拓展出越来越宽裕的"呼吸空间"、利润空  相似文献   
63.
西方媒体的偏见从何而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越来越密集,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观察和认识西方媒体的机会,它们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眼光在看中国,在那些报道的背后又折射出一种什么样的受众心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的.  相似文献   
64.
长期以来,在美国,商业性为主的广播电视体制中,人们习惯于考量其作为一个产业在经济目标方面的实现和增长。那么,在一个传媒的市场功能日益凸显,公共领域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的西方世界,用同一的方法和模型来评估不同国家电子传媒的规制效果可行吗?  相似文献   
65.
一切都因"爱国"而起. 火炬传递、西藏骚乱,以及由此生发出的系列事件,牵引着国人的眼光,牵动着媒体的神经.我们办奥运,"藏独"分子借机破坏捣乱,西方有些媒体包括不少主流媒体虚假或片面地报道,幸灾乐祸.美国CNN主持人卡弗蒂还公然骂中国人.这着实气人.很多国人网上联名、声明,大讨论,反对"藏独",声讨西方媒体,要求卡弗蒂道歉,抵制家乐福……  相似文献   
66.
基于价值澄清理论的信息伦理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前信息伦理和信息伦理教育的困境,研究了西方伦理教育理论中的显学--价值澄清理论给我国高校信息伦理教育带来的深刻启示,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中实施信息伦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
今年以来,SNS可以说是网络上的一大新热点,因为FACEBOOK在西方的成功,SNS(Social Networking Ser- vice社交型网络服务)网站立刻成了风险投资和网络淘金者热门追捧的首选。国内诸如校内网、开心网等等诸多模仿FACEBOOK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写传记的人非不少,自永达先生的<望九琐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只是其中之一.汪凌霄在2007年7月23日的<南方都市报>上是这样简明评点的:  相似文献   
69.
1<阅读疗法>与王波 阅读疗法在国外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医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学和图书馆学等多个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70.
大多数西方学者是把德国人古登堡(J.Gutenberg)开始应用活字印刷术看作版权保护的开始,而著名学者郑成思先生则指出:"如果版权确实是随着印刷术的采用而出现的,它就应当最早出现于中国."①由此,郑先生推断,版权制度最早确实起源于中国,"中国自宋代确曾出现过对作者(而不仅仅是出版者)的创作性劳动成果的保护,即版权保护."②先生的研究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